問題詳情
26.有一個民族向東滅了渤海國,向西統治了原屬於突厥、回鶻的游牧部落,但仍保有四時捺缽,春天捕鵝、釣魚,夏天放鷹,秋天射鹿,冬天獵虎,官分南面、北面,進士科只限於漢人。這民族是:
(A)蒙古
(B)党項
(C)女真
(D)契丹。
(A)蒙古
(B)党項
(C)女真
(D)契丹。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唐朝的府兵承襲西魏、北周的府兵制而來,由於這項優良的制度,奠定了盛唐武力強盛的基礎。請問唐朝的府兵制有何特點呢? (A)各地的府兵制歸其所屬的折衝府管轄,使兵不為將有 (B)府兵也是政府均田制的
- ( )在論及近代中美關係時,多會提到美國在 1949 年 8 月所發表的《中美問題白皮書》(《中美關係白皮書》)。請問這份文件內容的主旨是 (A)為了支援韓戰,美國在華駐軍,並提供國民政府經濟援
- ( )1941 年 7 月《說苑》的臺灣語教材中,有如下的例句:「本島人當中有看到朝鮮的樣子,非常羨慕,也想當□□,割破手指,寫血書。」請問根據史實,□□應填入何者最為恰當? (A)兒童軍 (B
- ( )政府在民國 48 ~ 62 年的出口擴張時期,有何因應配套的硬體建設? (A)推動「十大建設」 (B)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C)設立「加工出口區」 (D)擴建花蓮、蘇澳港。
- △魏晉南北朝是佛教文化迅速發展及傳播的時期,在衝突與交流之後,融匯出隋唐時期具「中國化」特色的教派,並向東亞其他地區傳播,請問:【題組】佛教中哪一宗派教人「不用求淨土,淨土只在你心中。不用坐禪,
-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方士族有何差別? (A)南方士族生活安逸;北方士族則面臨種族衝突的隱憂 (B)南朝政權掌握在僑姓士族手中,吳姓士族地位不如僑姓;北方胡族政權則重用郡姓士族為輔佐 (C)南方
- ( )「臺灣光復真吃虧,餓死同胞一大堆,物價一日一日貴,阿山(大陸人)一日一日肥。」這首歌謠,應是述說何時的臺灣? (A)民國 34 年 10 月 25 日前的臺灣 (B)民國 36 年二二八事
- ( )政府遷臺後,對外關係演變甚大,如:(1)韓戰爆發,美第七艦隊協防臺灣(2)臺美斷交(3)臺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4)退出聯合國。如按先後順序,正確者為 (A)1234 (B)1324 (
- 漢唐以下,迄於明清,中國堅持以「天朝」體制對待邊族。不料竟在「嚴夷夏之防」的宋朝,降尊紓貴,多次與鄰邦敵國建立對等的外交。請問首開外交平等之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 (A)澶淵之盟 (B)紹興和議
- 【題組】下列何者「不」是這個時代的文化特色? (A)佛學極盛 (B)儒學獨尊 (C)老莊學說盛行 (D)政權更迭頻繁。
內容推薦
- ( )阿土在日治時期是一個貧苦的佃農,但臺灣光復後不到十年,他就擁有屬於自己的耕地,家境也逐漸小康起來,這是政府在公地放領之外,又實施哪一項土地改革政策的結果? (A)三七五減租 (B)耕者有其
- 永嘉之亂後,留居中原的「郡姓」士族和南遷的「僑姓」士族,下列關於兩者比較,下列哪幾項正確? (A)兩者原是西晉時中原的世家大族,至永嘉之亂後才因遷徙而分居南、北 (B)前者身處胡人政權之下,後者
- △資料:「回紇本來風俗樸厚,及得唐賂,可汗始自尊大,遂宮室以居,婦人有粉黛文繡之飾。中國為之虛耗,而虜俗亦壞【題組】文中的「唐賂」是以何種方式進行? (A)遣使朝貢 (B)絹馬貿易 (C)繳納歲
- 元朝是由蒙古人統治的時代,下列對於這個時代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社會階層依種族而分,漢人、南人最下,故社會上富有者皆無漢族人士 (B)仍然舉行科舉考試,但蒙古人應右榜,色目人、漢人、南
- 1,以下詩句選錄自余光中的鄉愁,請選出作者所使用的量詞來:「小時候 / 鄉愁是□□小小的郵票 / 我在這頭 /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 鄉愁是□□窄窄的船票 / 我在這頭 / 新娘在那頭;後來啊 /
- 下列何者具有負面聯想意義?(A)罄竹難書 (B)琴瑟之好 (C)躬逢其盛 (D)左右逢源
-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大分裂的時代,關於這個時期的敘述何者正確? (A)建國者不只五胡,也有漢人 (B)建立的國家不只十六國 (C)前秦苻堅曾短暫統一過黃河流域 (D)最後為北魏所結束 (E)五胡均為
- 【題組】唐賂的產生與回紇參與何事有關? (A)助唐平定黃巢之亂 (B)助唐攻打突厥 (C)助唐平定安史之亂 (D)助唐滅隋
- 元朝將統治下的人民區分成:國人(蒙古)、色目人、漢人、南人。不同族群有不同的身分等差,此種尊卑等差,大致是依什麼標準來決定的? (A)歸順蒙古時間的早晚 (B)打仗作戰能力的強弱 (C)距離蒙古
- 宋朝劉迎云:「迄今井邑猶荒涼,居民生資惟榷場。馬軍步軍自來往,南客北客相經商。」文中「榷場」的性質是? (A)軍隊駐紮地及補給站 (B)政府專賣事業的生產場所 (C)民間自由往來的邊界貿易站 (
-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商貿盛行的時代,下列哪些事例可以證明此種現象? (A)開始引進高大優良「汗血馬」,改進中國馬匹品種 (B)從美洲引進蕃茄、玉米等作物 (C)西域音樂,如龜茲樂在中土流行 (D
- △以下是宋朝與外族簽訂的和議內容:「一、宋向金奉表稱臣,稱金為上國;二、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三、每年宋遣使賀金帝生辰及正旦;四、宋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於金。」請問:【題組】這是哪一項和議?
- 「強幹弱枝」是宋初的立國政策,而以「集權中央」與「文人政治」為其方法。試問訂立此國策的用意,是為防止什麼禍患的重演? (A)宦官與外戚 (B)藩鎮與禁軍 (C)宦官與禁軍 (D)藩鎮與外戚。
- 老師要同學寫一份讀書報告,主題是:「就大一統及民族融匯的觀點論宇文泰之功」。請你檢驗同學有哪些論點錯了? (A)他努力使中原正統文化與吳越土著文化交流 (B)他主張鮮卑人嚴密統治漢人,不准當兵,
- 【題組】這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時簽訂的? (A)宋真宗 (B)宋徽宗 (C)宋欽宗 (D)宋高宗。
- 五代、兩宋屢遭北方游牧民族威脅,主要原因是: (A)政治腐敗,民變時起 (B)耽於宴樂,民情怠惰 (C)北方要地盡失,無險可守 (D)物質缺乏,民生困苦。
- 關於佛教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開始傳入中國,洛陽白馬寺便是那時候建立的(B)佛教宗派與基本思想在魏晉南北朝已經有了雛形,到唐朝發展為各種新宗派 (C)慧遠在廬山弘揚
- 【題組】此和議是由哪一位大臣進行談判? (A)寇準 (B)范仲淹 (C)王安石 (D)秦檜。
- 清聖祖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皇帝;他多次北征南巡,將中國建立成一個疆域遼闊的多民族帝國。下列哪些是聖祖的事功? (A)廢除滿族人圈占土地特權,恢復八股文取士舊制度 (B)平定三
- 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君主獲得賢臣的輔佐進行改革或安定天下。請問:【題組】(1)曹丕採「九品官人法」任官取士為何人的建議?
-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委選舉應選席次,包括直轄市、縣市 73 席(全國分成 73 個選區)、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各 3 席,以及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 34 席,共計 113 席,各政黨當選結果如下表,
- ( )下表資料顯示臺灣人理解日語的人口比率,由該表可知,臺灣人口中理解日語的比率漸增。1930 年起的大幅增加,是因為日本政府設立「國語講習所」,而自 1937 年起,理解日語的比率再次大幅增加
- 【題組】赤道非洲因為溼熱而造成多種疫疾盛行,請問哪些疾病的傳播「不侷限」赤道非洲?甲、黃熱病 乙、血吸蟲病 丙、瘧疾 丁、昏睡症 戊、愛滋病 (A)甲乙 (B)乙丁 (C)丙戊 (D)乙戊。
- 中國晚清「英夷充斥於街市,商貿絡繹不絕」的現象,請問是哪一事件的結果?(A)英國將鴉片代理權授予東印度公司(B)英國廢除東印度公司壟斷貿易改設商務監督(C)英國派遣公使駐北京 (D)英法聯軍。
- 「奮舞德賽自由劍」此句詩文體現中國某時期知識分子的思想主張,請問此時期約是西元幾年?(A)1840(B)1880(C)1940(D)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