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下列有關孟子篇章的理解,何者正確?
(A)有介之士,無論有辭無辭,一概不受;所以孟子於列國之饋,合乎「有介之士」的風範
(B)孟子勸梁惠王「何必曰利」,因「放於利而行,多怨」,「言利者得害,言仁義者得利」
(C)孟施舍之善養勇者,以無懼為主,能守約;故孟子認為好比能反求諸己的子夏
(D)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即是此心已具備善性,因此能不動心2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17021
統計:A(4),B(29),C(4),D(5),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