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請將下列史事依時間順序先後加以排列?(甲)安史之亂 (乙)開皇之治 (丙)黃巢之亂(丁)開元之治 (戊)貞觀之治
(A) 乙甲丁丙戊
(B)乙戊丁甲丙
(C) 乙戊丁丙甲
(D)戊甲丙乙丁。
(A) 乙甲丁丙戊
(B)乙戊丁甲丙
(C) 乙戊丁丙甲
(D)戊甲丙乙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中華民國的第一屆中央民代,由於政局的演變就任了數十年,一直到哪位總統任內才全面改選? (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馬英九。
- 目前臺灣的報紙種類繁多,競爭激烈,與早年政府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論,禁止辦報的情況大相逕庭。請問:哪位總統在位期間開放報禁? (A)蔣經國 (B)陳水扁 (C)李登輝 (D)蔣中正。
- 41 由一+0 D 接目鏡及一+0 D 接物鏡組成之天文望遠鏡,則此天文望遠鏡的管長約為多少 cm?(A) 10 (B) 15 (C) 30 (D) 35
- 50 患者的處方是右眼+00DS/-00DC× 090,1ΔBI(基底朝內)、左眼+00DS/-00DC× 090,1ΔBI(基底朝內)、瞳孔間距右眼 32 mm,左眼 31 mm、鏡
- 下列何者不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A)有效防治傳染病 (B)加強公共衛生 (C)實行環境清潔 (D)日人大量湧進。
- 40 一位近視患者在配眼鏡時,不小心少配了-00 D,當戴此眼鏡時其近點為 25 cm,則其調節力,下列何者正確?(A) 2 D (B) 3 D (C) 4 D (D) 5 D
- 49 某光源位在角膜前表面 20 cm,假設角膜前表面的半徑為 80 mm,其 Purkinje 影像 I 的位置為角膜後幾 mm?(A)+83 (B)+83 (C)+83 (D)+4
- 39 有關鏡片的反光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以光線經過鏡片後,經由眼球前表面的反射後再被鏡片的後表面反射回來為最亮(B)可透過鍍膜來減少影響(C)其中鬼影最常見的是反射式濾藍光鏡片後表面反光(D)
- 38 已知角膜前表面在空氣中的屈光力為 83 D,如果此人去游泳,角膜浸在水中,此時角膜前表面的屈光力為何?(角膜的折射率為 376,水的折射率為 333,空氣的折射率為 0)(A)
- 28 要用凸透鏡產生較原物大的實像,物體應放在:(A)二倍焦距外 (B)二倍焦距與焦點間 (C)焦點內 (D)不一定
內容推薦
- 自西元 1915 年總督府透過保甲制度移風易俗後,歐美或日本樣式的服裝和鞋帽便在臺灣風靡起來。請問:造成上述衣飾風潮改變的原因為何? (A)總督府禁止臺灣民眾穿著傳統衣飾 (B)購買舶來品商品
- 哥倫布發現美洲已經逾五百週年。請問:當年他第一腳踏上的土地是在下圖中哪一區?【題組】續上題,歐洲最早致力於航海事業而到達『辛』南端的是哪一個國家?(A)西班牙 (B)荷蘭 (C)葡萄牙 (
- 43 若一子片為圓形的圓柱透鏡,遠用處方為-00 DS,近用加入度 ADD 為+00 D,子片直徑為 28 mm,則像跳效應為多少稜鏡度?(A)10 (B)2 (C)6 (D)8
- 【題組】( ) 亞歷山大東征後,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請問:亞歷山大帝消滅的波斯帝國位於圖中何處?(A)A (B)B (C)C (D)D
- 澎湖馬公天后宮中存有一塊石碑,上頭書寫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請問:這塊石碑透露出何種歷史意義? (A)碑文所稱的「紅毛番韋麻郎」應是荷蘭人士 (B)此碑顯示當時中國朝廷在臺灣、澎湖均有軍
- 「他在擔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時,頒布了《戒嚴令》,對臺灣社會的民主化進程影響重大。」上文中的「他」是對何人的描述? (A)陳儀 (B)陳誠 (C)雷震 (D)蔣中正。
- ( )兩組線圈繞在同一根軟鐵棒上如(圖四)所示,當甲電路中的開關 S關上成通路時,乙電路中有何現象發生?(A)有瞬間電流從 X 流向 Y (B)有瞬間電流從 Y 流向 X (C)有持續電流從 X
- 44 一位患者在景深為+50 D 的情況下,遠點為 50 cm,近點為 5 cm;假設景深為 0 的情況下,則其近點約為多少 cm?(A)5 (B)12 (C)14 (D)16
- 【題組】( ) 羅馬共和時期逐漸擴展勢力,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請問:羅馬城位於圖中何處?(A)A (B)B (C)C (D)D
- 下表顯示日治時期某一年臺灣的教育狀況,從表中可看出當時的教育情形為何? (A)臺人基礎教育較日人更為普及 (B)升學管道暢通,臺人紛紛入學 (C) 臺人基礎教育不足且高等教育升學不易 (D)
- 臺灣在日本統治期間,人口數由近 300 萬增加到 600 多萬,人口增加迅速。下列何者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 (A)眾多日人移民來臺謀生 (B)日人招募華南居民來臺 (C)糧食充裕,公共衛生
- 【題組】從(圖六)中可以反映出中國地形哪項特色?(A)呈三級階梯 (B)多盆地丘陵(C)呈南北走向 (D)河川向西流。
- 45 以間接眼底鏡觀察正視眼患者的視網膜時,使用+0 D 鏡片,其沿著軸的軸放大率約為多少?(A)1 倍 (B)3 倍 (C)9 倍 (D)27 倍
- 【題組】( ) 猶太人耶穌改革猶太教,宣揚平等與博愛,逐漸形成基督教。請問:基督教的起源地位於圖中何處?(A)A (B)B (C)C (D)D
- 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原住民」的這個稱呼最早出現於日治時期 (B)原住民目前有16族 (C)平埔族居住在平原上,高山族都住在高山上 (D)高山族因漢化較深,所保存下來的
- 臺北市的中山堂,在日治時期稱作「公會堂」,現在被列為二級古蹟,原因之一為何? (A)臺灣總督上班之地 (B)原來臺北市政府所在地 (C)孫中山先生曾來參觀過 (D)戰後臺灣接受日本總督投降之地
- ( )孟純以最小刻度為 1 cm 的直尺,測量書本寬度剛好為 20 公分,請問下列何者為最正確的紀錄值? (A) 20 cm (B) 0 cm (C) 00 cm (D) 00
- 46 下列有關球面透鏡放大率之敘述何者錯誤?(A)一般眼鏡的總放大率,包括鏡片的屈光放大率及形狀放大率(B)改變鏡片前表面的曲率,可以改變其屈光放大率(C)減少兩眼鏡片的總放大率差異,可以改善兩眼不等
- 詩婷的歷史報告主題是某個中國朝代的興衰,她在報告的結尾,畫了一張漫畫示意圖,圖中的文字是這個朝代滅亡的主要原因。從圖中內容判斷,這個朝代應是下列何者? (A)秦代 (B)漢代 (C)隋代 (D)
- 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有許多重大的變革,而有「新石器革命」之稱,其主要意義為何? (A)開始使用文字,明確記載當時人們的各種活動 (B)已知用火取暖、照明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 (C)進入產食
- 下列哪項活動,不在臺灣文化協會所辦的活動範疇內? (A)發行會報,傳播新知識 (B)在各地設讀報社 (C)舉辦演講會傳播新知 (D)開辦臺中中學校,傳播現代知識。
- ( )下列的測量值何者最合理? (A)佳蓁的身高 18公分 (B)電腦螢幕寬為 23 公斤(C)書桌長相當於 35 枝原子筆長 (D)一年級新生人數為 0 人。
- 47 一位病患戴+00 DS 的一般眼鏡,頂點距離為 0 mm,因為最近鼻子開刀,需要將頂點距離調整到 22 mm,則此時需要將眼鏡調整為何?(A)+25 DS (B)+25 DS
- 33阿力在歷史課本看到一張插圖如下圖(八),內如是有關民國八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由圖片內容可推論學生正在推行哪一個活動?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護法運動 (D)五四運動。
- 「他們住的地方被稱為『祀壺村』,也有人稱這群拜瓶瓶罐罐的人為『祀壺民族』。祀壺就是祭祀象徵祖靈『阿立祖』的壺甕,壺或甕的大小、造型、顏色不一,只要是開口縮小的壺體便可。祀壺內部都裝有清水,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