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日人治臺後,想要改良臺人三大陋習分別為(39)、(40)、(41)。
39
39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5968
統計:A(86),B(931),C(76),D(2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行政處罰責任條件之演進過程
內容推薦
- 馬關條約簽訂的時候,朝野大臣紛紛上書庸臣誤國,試問這位庸臣指的是誰?(A)唐景崧(B)左宗棠(C)劉銘傳(D)李鴻章
- 同治13年日軍侵臺的理由為何?(A)禁止臺灣輸出貨物到日本(B)琉球接受中國冊封(C)不准日人來臺貿易(D)琉球漁民被臺灣原住民殺害
- 臺灣進入半工半農的社會是在何時?(A)1900年代(B)1910年代(C)1920年代(D)1930年代
- 臺灣開發史上最早是重南輕北,但是以現在來看卻是重北輕南,這種現象的發生,在那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A)邵友濂時將省會遷移至臺北府(B)鄭成功軍隊駐紮在北臺灣(C)沈葆楨來臺處理牡丹社事件(D)丁
- 史料記載:「1895年日軍進攻臺灣,由北至南日軍直接陣亡者僅有164人,受傷者不過515人,但是因為□而死者高達4642人,情況相當悽慘,試問:□應該是何者?(A)地震(B)颱風(C)SARS(
- 劉銘傳治理臺灣期間,哪個地區有「小上海」的稱呼?(A)新竹(B)高雄(C)花蓮(D)臺北
- 試將下列臺灣各地建築物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甲)臺南孔廟(乙)總統府(丙)安平古堡(丁)打狗英國領事館(戊)億載金城?(A)丁丙甲戊乙(B)丙甲丁戊己(C)丙甲戊丁乙(D)甲丙丁戊乙
- 【題組】西非地區由游耕轉變為定耕,所造成的環境危機主要為下列何者? (A)土壤流失 (B)超抽地下水 (C)土壤鹽鹼化 (D)降水變率增大。
- 咸豐、同治皇帝期間,臺灣經濟重心北移的原因為何?(A)日軍侵臺後對南部造成影響(B)南部米糖的生產與外銷量均大幅降低(C)北部動亂多(D)北部茶葉和樟腦業發展興盛
- 【二】西非的雨林地區居民傳統的生產方式以游耕為主,透過粗放的耕作,與大自然維持和諧關係。然而現在卻因人口增加而轉變成為定耕,但如此一來卻極易造成當地環境危機。請問:【題組】下列關於游耕耕作的敘述
內容推薦
- 求斜率為2且與圓x2 + y2 - 6x - 1 = 0相切的切線方程式為____【15】____﹒
- 1895年,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日軍於此地登陸,因此全島平定後日本人在此地建立紀念碑,後來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改成抗日紀念碑,試問他登陸的地方是在哪裡?(A)鹿耳門(B)澳底(C)奇
- 日本治理臺灣半世紀,在臺灣的教育原則是以下哪一項?(A)內臺一致、內臺共學(B)自由民主、實用主義(C)漸進同化、差別待遇(D)提升臺人素質
- 當志豪老師前往淡水紅毛城參觀時,透過內部陳設、碉堡建築以及領事館等,可以了解到哪些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的歷史痕跡?(A)西班牙(B)葡萄牙(C)荷蘭(D)英國
- 過P (2 , 3)作圓x2 + y2 - 2x - 1 = 0的切線方程式為____【16】____﹒(有二解)
- 一份歷史資料中記載寫到:「徐驤,苗栗縣人,於家鄉組織義勇軍參加新竹保衛戰,兵敗至中部,與吳湯興、吳彭年、姜紹祖一同作戰。」試問這份資料顯示的是下列時期?(A)乙末抗日時期(B)文官總督時期(C)
- 1915年,日本當局同意讓林獻堂、蔣渭水等士紳出錢出力,設立臺灣第一所專門招考臺籍子弟的學校。試問此校為今日哪一所學校?(A)臺灣大學(B)嘉義大學(C)臺中一中(D)中興大學
- 臺灣開港通商後,對社會、文化、經濟上帶來的影響為何?(A)經濟重心北移(B)水土遭破壞與原住民東移(C)傳統郊商經濟地位、勢力為洋商和買辦取代(D)涉外事件頻傳
- 毛驢是新店幼稚園學生,最喜歡和思瑜、庭庭、一帆玩扮家家酒,扮演爸媽、小孩或是醫生、病人的角色。依照學者米德的自我發展時期理論,毛驢正處於下列哪一個時期?(A)模仿期 (B)玩耍期 (C)團體遊戲
- 臺南縣玉井鄉曾文水庫裡面有座「清芳樓」,試問此樓名是為了紀念哪一件抗日事件?(A)九一八事件(B)噍吧年事件(C)五一五事件(D)南京事件
- 日治時期小學校和公學校差別在哪?(A)前者為低年級學生就讀,後者為中、高年級就讀(B)內臺共學之前稱小學校,之後稱公學校(C)前者為日人子弟就讀,後者為臺人子弟唸書(D)前者為臺人子弟就讀,後者
- 1930年代中期以前,臺人知識份子組織許多政治社會團體,其中除了臺灣文化協會外,就你所知道的請寫出四種由臺灣人所組成的政治社會團體(42)、(43)、(44)、(45)【題組】42
- 日軍進佔臺北城的重要意義為何?(A)臺民的抵抗已進入末期(B)成立總督府建立日本第一個殖民地(C)舉行始政儀式,完成形式上接管(D)唐景崧西渡,義軍勢力隨即完全崩潰
- 臺南「做十六歲」、德國十四歲成年禮、周代冠禮與笄禮等都是與人生過渡時期有關的儀式,表示個體在經過社會身分的轉換過程後,取得新成員地位的認可,此類儀式稱為?(A)歲時儀式 (B)宗教儀式 (C)通
- 使日本總督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的是根據下條哪一條法條的內容?(A)三一法(B)法三號(C)日本帝國憲法(D)六三法
- 老一輩的人常常再說「不識字又兼不衛生」來調侃,而這種衛生狀況在日治時期已有改善,其中衛生方面貢獻最大的是誰?(A)樺山資紀(B)後藤新平(C)桂太郎(D)乃木希典
- 發生家暴事件時,可向哪個機關聲請保護令?(A)法院(B)社會局 (C)警察局(D)檢察官。
-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日人治理臺灣政策的關鍵點,試問戰後日人的治臺政策有哪些重大變化?(A)統治者改派文官(B)治理政策由溫和轉向武力鎮壓(C)取消部分日臺差別教育(D)經濟型態由農業臺灣轉向半工半農
- 臺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用武力鎮壓臺灣抗日份子,採用「三段警備制」,其中「抗日勢力較弱的平原地區」是採用下列何者來鎮壓?(A)海軍(B)陸軍(C)憲兵(D)空軍
- 臺灣士紳與知識精英於1921年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這個運動的目的為何?(A)讓臺灣獨立(B)讓臺人自治(C)喚醒臺人民族意識和社會觀念(D)讓臺人與在臺日人的一切相同
- 日本人治理臺灣的政策有下列哪幾項? (A)民族歧視(B)差別待遇(C)民主政策(D)壓榨主義
-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的何種特質? (A)生物性別 (B)性傾向 (C)性別角色(D)性別氣質
- 臺灣近代史中寫到:「他先後完成臺灣土地、林野、戶口的調查,統一度量衡,設立第一個現代化的金融機構,建置自來水與下水道工程,建設西部縱貫鐵路,奠定臺灣現代化的金融機構。」試問此人是?(A)後藤新平
- 日本人在臺的所有建設中,哪一項有助於打破臺灣人原鄉情節,醞釀島內一體的觀念,並型塑臺灣人意識?(A)衛生習慣(B)南進基地政策(C)實施專賣(D)建設鐵、公路
- 三、簡答題(每題3分,共30分)馬關條約簽訂後,臺人曾寄望(36)、(37)、(38)能干涉,免使臺灣割日。【題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