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已刪除】6 下列何者為省政府之權限?
(A)承行政院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
(B)對行政院業務提供諮詢及興革意見
(C)制定地方自治法規
(D)執行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
(A)承行政院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
(B)對行政院業務提供諮詢及興革意見
(C)制定地方自治法規
(D)執行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10619
統計:A(69),B(13),C(10),D(4),E(0)
內容推薦
- 【已刪除】3 下列何者不是地方自治團體自治條例之規範對象?(A)法律規定應經地方立法機關議決者 (B)剝奪地方自治團體居民之權利義務者(C)地方自治團體之組織 (D)地方自治團體之委辦事項
- 【已刪除】4 法規明定自公布或發布日施行者,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幾日起發生效力?(A) 3 日 (B) 5 日 (C) 7 日 (D) 10 日
- 【已刪除】2 下列何者不屬於法治國原則之要素?(A)基本權利之保障 (B)權力分立 (C)私法自治原則 (D)比例原則
- 【題組】 (3)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高三數學下第一次-98 年 - 師大附中 高三(下學期) →第一次期中考數學#51268討論私人筆記( 0 )最佳解!
- 【題組】 (2)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高三數學下第一次-98 年 - 師大附中 高三(下學期) →第一次期中考數學#51268討論私人筆記( 0 )最佳解!
- 【已刪除】50 因行政契約發生給付紛爭,應提起何種行政訴訟?(A)課予義務之訴 (B)一般給付之訴(C)確認公法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 (D)撤銷訴訟
- 【已刪除】46 有關以行政處分為程序標的之行政訴訟種類不一,下列何者無關?(A)一般給付之訴 (B)撤銷訴訟(C)課予義務訴訟 (D)確認處分無效或違法之訴
- 【已刪除】35 關於裁量權行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不得逾越法律授與裁量範圍 (B)不受法拘束,而得自由裁度推量(C)得為處分之附款 (D)應符合法規授權目的
- 【已刪除】37 行政機關就主管法規所為通案性解釋函令,其法律性質為何?(A)行政規則 (B)法規命令 (C)行政處分 (D)行政指導
- 【已刪除】41 關於訴願審理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書面審理原則 (B)言詞審理原則 (C)職權探知原則 (D)自由心證原則
內容推薦
- 【已刪除】7 地方自治團體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時,自治監督機關得採取何種措施解決?(A)行政計畫 (B)代行處理 (C)委託行使權力 (D)公私協力
- 【已刪除】16 下列對於「法」的意義敘述何者錯誤?(A)法是人類生活的規範 (B)法是為形成秩序而實施的規範(C)法僅是為消極限制自由而實施的規範 (D)法是可透過權威機關強制實施的規範
- 【已刪除】15 下列何種訴訟不屬於行政法院管轄?(A)總統副總統當選無效訴訟 (B)課予義務訴訟(C)撤銷訴訟 (D)公益訴訟
- 【已刪除】9 下列何者為行政機關適用法律之基本原則?(A)一事不再理原則 (B)主動適用原則 (C)不告不理原則 (D)消極被動原則
- 【已刪除】13 下列何者不是公務人員保障法規定的救濟程序?(A)復審 (B)訴願 (C)申訴 (D)再申訴
- 【已刪除】下列何者為公務人員考績法所規定之懲處類型?(A)撤職 (B)記大過 (C)降級 (D)罰款
- 【已刪除】12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訴訟之原則?(A)職權進行原則 (B)職權調查原則 (C)言詞審理原則 (D)偵查不公開原則
- 【已刪除】20 下列何者不屬於憲法第 23 條明文規定之要求?(A)公共利益 (B)比例原則 (C)信賴保護原則 (D)法律保留原則
- 【已刪除】19 下列何者不屬於憲法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之職掌?(A)裁判違憲審查 (B)統一解釋法令(C)解釋憲法 (D)組成憲法法庭審理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
- 【已刪除】17 憲法第 11 條規定之人民權利,不包括下列何者?(A)言論自由 (B)良心自由 (C)講學自由 (D)出版自由
- 【已刪除】18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屬於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人民其他自由及權利?(A)生存權 (B)一般行為自由 (C)職業自由 (D)訴訟權
- 【已刪除】14 下列何者不是提起撤銷訴訟之要件?(A)對行政命令提起 (B)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須先經訴願程序(C)須遵守法定起訴期間 (D)原告須主張自己權利受損害
- 【已刪除】21 我國憲法第 80 條規定屬於那一項法治國原則之要素?(A)依法行政原則 (B)信賴保護原則 (C)依法審判原則 (D)法安定性原則
- 【已刪除】23 關於信賴保護原則之要件,下列何者錯誤?(A)信賴基礎 (B)信賴補償之前例 (C)信賴表現 (D)信賴值得保護
- 【已刪除】22 下列何者不是法律解釋的方法?(A)類推適用 (B)文義解釋 (C)目的解釋 (D)論理解釋
- 【已刪除】24 下列何者為公、私法區分的傳統理論?(A)核心說 (B)範圍說 (C)利益說 (D)關係說
- 【已刪除】27 關於誠信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僅適用於債之關係(B)不適用於公法關係(C)對於民事訴訟之舉證責任,亦有適用(D)對於物權關係及身分法之權利義務,並無適用
- 【已刪除】26 下列何者,非民法的基本原則?(A)人的尊嚴 (B)私法自治 (C)私有財產 (D)無過失責任
- 【已刪除】25 下列何者與依法行政原則無關?(A)屆期不連續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又稱行政合法化原則 (D)法律優位原則
- 【已刪除】2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B)胎兒,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有當事人能力(C)非法人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D)中央或地方機關,有當事人能力
- 【已刪除】29 下列何者,非共同訴訟程序上之要件?(A)受訴法院就該數訴須有管轄權(B)須該數訴均得行同種之訴訟程序(C)須非法律上禁止合併(D)為訴訟標的權利或義務為其所共同者
- 【已刪除】30 關於訴訟告知,下列何者錯誤?(A)須由當事人告知(B)須於訴訟繫屬中告知(C)須告知因自己敗訴而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D)須以書狀表明理由及訴訟標的提出於法院,由法院送達於第三人
- 【已刪除】34 關於要約,下列何者錯誤?(A)契約之要約人,因要約而受拘束 (B)價目表之寄送,視為要約(C)要約經拒絕者,失其拘束力 (D)對話為要約者,非立時承諾,即失其拘束力
- 【已刪除】38 民事訴訟上之「期日」,以何為始?(A)法官就位 (B)報到完成 (C)朗讀案由 (D)點呼原、被告
- 【已刪除】下列那一個人不是刑事訴訟法所稱的「當事人」?(A)檢察官 (B)自訴人 (C)被告 (D)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