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下圖所示電路中,集極的飽和電流近似值為多少?
(A)4.0mA
(B)5mA
(C)10mA
(D)50mA。
(A)4.0mA
(B)5mA
(C)10mA
(D)50mA。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⑵試從法律觀點析述國際爭端之和平解決?
- ⑵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 UNSC)
- ⑷ 請解釋為何颱風在赤道附近無法形成?為何颱風形成需要先有相當的渦度存在?為何颱風生成是一非線性過程?
- ⑵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 Theory)
- ⑶ 線性方程式與非線性方程式中 Q 項產生位渦過程有何不同?
- 七、解釋名詞: ⑴ Čeronkov radiation(5 分)
- —、交通局在忠孝東路六段設置之交通fi連績偵測站測得其AADT爲10000輛/日,其中五月 份之七日交通量如下:交通局另在硏究院路作24小時偵測,得其週四堪日交通盘爲7500輛/日,試利用以上資料 推
- ⑵ 請推導非線性化位渦(nonlinear potential vorticity)方程式。
- 二、一個有經驗的果農,將他的果園中N=200 株桃樹上的桃子一一的目測其重量為yi,計總目測重量=11600 公斤,俟該果園桃子全部摘下後,再從其中抽取 10 株桃子並實際測量,其重量如下表所示:【題
- 一、給定一三維流場之速度向量= (u,v,w),其中 t 為時間,分別表示卡氏坐標 x,y 和 z 方向之單位向量。試問流場:⑴是否為穩態(steady)?(2 分)
內容推薦
- ⑷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 低壓交連 PE 電纜直路接頭,當套管壓接完成並填補空隙後,絕緣膠帶應來回綁紮共(A)1 層(B)2 層(C)3 層(D)4層 為宜。
- 在人孔內之高壓電纜要有彎曲補償長度,通常需利用(A)單口式拉線夾(B)雙口式拉線夾(C)開放式拉線夾(D)拉線眼 夾住電纜引拉至所需長度。
- 下列計算公式哪些正確?(A)牽引鋼索在拉力作用下的伸長量:可由下式計算: (B)牽引電動機容量:可由下式計算: (C)牽引機輸出扭矩:可由下式計算: (D)牽引系統懸掛繩安全係數實際值 S=
- ⑸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高壓 RC 管路之標示帶埋設深度為(A)20(B)30(C)40(D)50 公分。
- 人孔內過牆管與側牆之間隔不得小於(A)10(B)20(C)25(D)30 公分。
- 直線塑膠管路計算電纜拖拉張力,電纜與管璧之摩擦係數採用(A)0.3(B)0.5(C)0.7(D)0.9。
- 三、圓柱座標下梯度風平衡方程式如下:(10 分)⑴ 討論梯度風平衡方程式各項意義,並以此方程式討論地轉風平衡、旋轉風平衡(Cyclostrophic flow)以及慣性運動(Inertial
- ⑹國際制裁(international sanction)
- 高壓交連 PE 電纜之竣工試驗係指(A)出廠試驗(B)裝置試驗(C)核驗試驗(D)維護試驗。
- 管路之彎曲半徑不得小於電纜直徑之(A)8 倍(B)10 倍(C)15 倍(D)18 倍。
- 管路內穿設電纜,其拖拉速度每分鐘約為(A)5(B)15(C)25(D)35 公尺為宜。
- ⑺外交保護(diplomatic protection)
- 剝除高壓交連 PE 電纜外半導體,每片寬度以(A)10(B)15(C)20(D)25 ㎜為宜。
- ⑵對應於此元件之電容為多少 nF/cm2?(7 分)
- 一次側 8KV 單相 100KVA 亭置式變壓器,應選用(A)8(B)80(C)12(D)25 安培之熔絲作為過載保護。
- 八、經假設後(如無摩擦曳力 drag)之緯向平均準地轉系統可得到橢圓方程式為其中 H 為大氣 scale height,緯向平均之流函數 χ 及非絕熱加熱率 J ,描述南北及垂直(y-z)剖面,即子午
- ⑻雙重否決(double veto)
- 在正常情況下,管路應保持(A)1/1,000(B)2/1,000(C)3/1,000(D)4/1,000 之坡度以利排水。
- ⑶若 n 型區攙雜濃度為 1017 cm-3,則其空乏區邊緣(at the edge of the depletionregion)之少數載子濃度為何(設 ni=1010 cm-3)?(7
- 交連 PE 電纜短路耐受溫度為(A)90℃(B)130℃(C)250℃(D)350℃。
- 二、試就跨域治理之觀點論述如何打造臺灣國際大都會區並型塑之。(25 分)
- ⑼無害通過權(right of innocent passage)
- 左圖符號代表(A)互斥反或閘(B)互斥或閘(C)二極體(D)發光二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