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的山东着名历史人物是( )。
(A)曾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A)曾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41.“衍圣公”是( )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A)宋仁宗(B)宋宪宗(C)宋真宗(D)宋徽宗
- 23.山东全境解放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1日(B)1945年8月13日(C)1949年6月2日(D)1949年9月10日
- 14.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的理池手法叫作( )。(A)掩(B)隔(C)破(D)映
- 31.青岛着名景观“石老人”是( )地貌形态。(A)堆积(B)海蚀(C)海积(D)孤峰
- 4.封建社会对帝、后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谥号(B)庙号(C)尊号(D)陵号
- 40.“十钟山房”是指( )。(A)万印楼(B)白雪楼(C)太白楼(D)声远楼
- 22.山东地貌大势总的表现为( )。(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C)盆地和丘陵相间(D)平原和丘陵相间
- 13.“宝城宝顶”是( )朝代的封土形式。(A)秦汉(B)宋(C)唐(D)明清
- 30.名列世界第一城墙的是明代( )。(A)北京城墙(B)南京城墙(C)西安城墙(D)平遥古城城墙
- 3.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是( )。(A)北宋李诚(B)明徐弘祖(C)北魏贾思勰(D)东汉张衡
內容推薦
- 601 汽車行近急彎、上坡道頂端視距不良處或在郊外同一車道欲超越前 車時,或遇有緊急危險情況時,可按鳴喇叭。 (A)O(B)X
- 33.滨州魏氏庄园是( )级文物保护单位。(A)省(B)市(C)国家(D)县
- 43.《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借泰山神表现( )东封泰山的威严和气势。(A)秦始皇(B)汉武帝(C)唐玄宗(D)宋真宗
- 34.聊城的象征——光岳楼是( )代修建的。(A)宋(B)明(C)清(D)元
- 44.成山头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在海图上称为( )。(A)天尽头(B)成山角(C)山东高角(D)山东东角
- 001汽車在隧道內行駛時:(A)不得開燈。(B)應開燈快行。(C)應開亮頭燈並依規定速限行駛。
- 45.山东省最大的峡谷群在( )。(A)淄博(B)泰安(C)莱芜(D)临沂
- 46.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民在( )战争中第一次空前的胜利,史称“台儿庄大捷”。(A)北伐(B)甲午(C)抗日(D)解放
- 5.把“火把节”作为本民族传统节日的有 ( )。(A)藏族(B)彝族(C)白族(D)壮族
- 6.属于丹霞地貌的风景区是()。(A)广东丹霞山(B)福建武夷山(C)承德棒槌山(D)湖南武陵源
- 47.清代诗人“一天霁色迎朝日,十里潮声卷落沙”的诗句赞美的是( )的景色。(A)青岛石老人(B)日照万平口(C)威海成山头(D)烟台长山岛
- 5.对东西方园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的古典园林,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而西方的古典园林往往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B)中国的古典园林,布局自由,而西方的古典园林,则是几何式的
- 7.长江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关于长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B)宜昌和湖口把长江分为上中下游(C)长江上游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峡谷(D)着名的虎跳峡景区位
- 48.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是( )。(A)燃烧的火炬(B)五月的风(C)青春的韵律(D)大海的唿唤
- 25.与济南泉水的形成原因相关的因素有()。(A)南部山区的石灰岩(B)充沛的降水(C)北部的火成岩(D)石灰岩地区的溶洞和裂隙
- 16.基督教的主流教派主要是()。(A)新教(B)东正教(C)天主教(D)基督教
- 8.属于气象旅游资源的是( )。(A)树挂(B)断桥残雪(C)巴山夜雨(D)海市蜃楼
-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A)华北(B)西南(C)东北(D)西北
- 35.属于蓬莱阁建筑群的是( )。(A)天后宫(B)三官殿(C)弥陀寺(D)吕祖殿
- 26.济南千佛山又称为( )。(A)舜山(B)舜耕山(C)历山(D)佛慧山
- 17.对我国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只有道教是土生上长的(B)外来宗教都经过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C)全真道是道教最主要的流派(D)伊斯兰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传人中国
- 9.广东菜主要由( )组成。(A)广州菜(B)客家菜(C)潮州菜(D)东江菜
- 山东大鼓是( )体的曲艺形式。(A)韵诵(B)联曲(C)讲说(D)板腔
- 2.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是 。(A).朝鲜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 27.泉城广场文化长廊内设置的历史名人雕塑有( )。(A)大舜、管仲、孙武(B)孔丘、孟轲、李清照(C)王羲之、诸葛亮、戚继光(D)孔丘、苏轼、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