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請問台灣雲豹學名的正確寫法為下列何者?
(A) 臺灣雲豹
(B) Neofelis nebulosa
(C) Neofelis Nebulosa
(D) neofelis Nebulosa
(A) 臺灣雲豹
(B) Neofelis nebulosa
(C) Neofelis Nebulosa
(D) neofelis Nebulosa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如右圖所示,甲、乙兩燈泡的電阻分別為3歐姆和2歐姆,電流分別為I甲和I乙,已知I甲為1安培,燈泡兩端的電壓分別為V甲和V乙,則電池電壓V為(A) 3伏特 (B) 2伏特 (C) 6伏特 (
- 右圖為地層剖面示意圖,圖中的岩層皆具有透水性,虛線為地下水位面。今鑿一口深水井,則井水面將位於井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大陸漂移學說主張兩億多年前,全球的陸地是合在一起的,此名稱為何? (A)大陸 (B)板塊(C)海洋大陸 (D) 盤古大陸。
- 恆定性為「生物體的受器偵測身體內外變化、經各器官系統協調合作,使體內環境維持穩定」的特性;且體內平衡以「負回饋機制」運作,當體內某一個條件增加時,身體便會釋出抵抗該變化的反應。試問下列人體內的各
- 【題組】(4)碳酸鈣 (y) 。
- ( )自行設計電路如下圖所示,以電池連接甲、乙、丙三個燈泡,並在電路中安裝KKKKK5五個開關,想要使甲、乙、丙三個燈泡並聯,需按下哪些開關? (A)KKK5 (B)
- ( )目前科學家常以馬作為推測生物演化的例子,其主要原因為何? (A)馬的演化符合大自然的演化趨勢(B)馬的構造簡單,研究容易(C)發現許多和馬血緣相近的生物(D)在許多不同年代地層中發現一系列馬
- 甲、乙、丙三條電阻線通電時的電壓(V)與電流(I)之關係如圖所示。假設這三條電阻線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它們長度相同,粗細不同,截面積分別為 A甲、A乙、A丙,且圖中的三條線皆為直線,則下列關係何
- 小翰將他所觀察的四種植物分成兩組,一組為腎蕨、紅檜、另一組為油菜花、玉米。這種分組方式是根據下列 哪一項植物的特徵? (A)是否有維管束 (B)是否會開花 (C)是否有種子產生 (D)是否利用孢
- 一、在現場執行各型車輛大檢修過程,懸吊系統(Suspension System)是鐵路車輛行駛安全及行駛穩定度最重要之裝置,懸吊系統彈簧常數之決定因素有那些?而新式鐵路機車車輛,包括新式自強號及通勤電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動物呼吸器官的共同特徵? (A)可收縮的橫膈 (B)廣大的表面積 (C)濕潤的表面 (D)充分的血液供應。
- 如圖為某地區之地層剖面示意圖。若 號井為自流井時,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地下水位面,B 層為含水層(B)甲為地下水位面,A 層為含水層 (C)乙為地下水位面,B 層為不透水層(D)
- 如右圖,光線從 P 點發出,經凸透鏡折射後光的路徑為哪一條線 ?(A) a (B) b (C) c (D) d
- 下列有關針孔成像的性質何者是錯誤 ?(A)正立的像 (B)像與物之左右相反(C)實像 (D)像的大小都有可能
- 下列關於擴散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A)需要消耗能量 (B)有外力介入時,能改變擴散速率(C)分子由濃度低往濃度高的地方移動(D)海帶利用擴散作用讓海水中的碘不斷進入體內
- 人體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但卻無法加速纖維素的分解利用,理由為何?(A)酵素和作用對象間有專一性 (B)酵素的活性易受環境的溫度影響 (C)酵素的活性和環境的酸鹼性有關 (D)酵素的成分是蛋
- 右圖是人體部分的消化管及消化腺,膽汁是由圖中哪一構造所分泌?(A)乙 (B)丙(C)丁 (D)戊
- 【題組】圖中「甲」與「丁」分別為下列哪一個天體? (A)甲為太陽系;丁為人造衛星 (B)甲為太陽系;丁為月球 (C)甲為銀河系;丁為人造衛星 (D)甲為銀河系;丁為月球。
- (甲)地面氣象觀測、(乙)高空氣球觀測、(丙)雷達觀測、(丁)衛星觀測,為目前氣象觀測的主要類型,能最具體地得到颱風內部雨勢分布情形的是哪一種觀測方式? (A)甲 (B)乙 (C)丙 (D)丁
- 將規格相同的燈泡裝置如下圖,不計導線、電池及安培計的電阻且燈泡皆可正常使用,若安培計AAA3的讀數分別為III3,則三者的關係,下列何者正確?(A)I1=I2=I3(B)I1=I
- 下列哪些消化液與脂質的消化有關?甲.唾液;乙.膽汁;丙.胃液;丁.胰液。 (A)只有乙丁 (B)只有甲丙 (C)只有丙丁 (D)甲乙丙丁。
- 對於錯動性板塊交界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是兩個板塊互相碰撞擠壓所產生 (B)通常位於地球內部熱對流的下沉區 (C)地質作用穩定,無地震發生 (D)在中洋脊附近也常見錯動性板塊交界。
- 【題組】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和水分由哪一部位釋出?(A)乙 (B)丙 (C)丁 (D)戊
- ( )有一位學生在做電阻相關的實驗,實驗內容是將一個 6 歐姆的電阻分別通以10A、5A的電流,則電阻兩端的電壓比為何?(A) 1:4 (B) 4:1 (C) 1:2 (D) 2:1。
- 地球內部存在有軟流圈,則下列何者為此推論的「最佳」依據? (A)直接從地表面向下鑽探(B)觀察火山噴發的活動 (C)分析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的變化 (D)由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的結構來推測。
- ( )有關化石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動物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也可能形成化石(B)博物館陳列的鱷魚骨骼標本可稱作化石(C)鸚鵡螺因壽命很長故稱為活化石(D)由化石證據可知藍菌是最早出現的生物。
- 下列關於板塊的敘述,何者正確? (A)陸地和海洋分別位於獨立的不同板塊上 (B)同一板塊上可能同時有陸地和海洋 (C)板塊的交界就是海陸的交界 (D)板塊的形狀與大小是不會改變的。
- 生物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為何?(A)獲得氧氣 (B)產生二氧化碳 (C)獲得葡萄糖 (D)產生能量。
- (甲)植物莖的皮孔; (乙)青蛙的皮膚; (丙)青蛙的肺臟; (丁)昆蟲的外骨骼; (戊)人類的腎臟;(己)植物根的表皮細胞; (庚)蚯蚓的皮膚; (辛)蛤蜊的鰓; (壬)昆蟲的氣管; (癸)人
- 下列敘述何者不是古生代發生的事? (A)有翅昆蟲的出現 (B)海洋中有簡單的生物存在 (C)兩生類出現在陸地 (D)恐龍成為優勢生物。
- 一、某一路線長 5 km,其中+5 ‰之路線長 800 m,+8 ‰之路線長 2 km,+10 ‰之路線長 5 km(其中含 R=400 之彎道 200 公尺及 R=600 之彎道 5
- 甲、乙、丙、丁4類簡單機械,分別以最小施力F作用於重量為R的同一物體,不計任何阻力,則F與R之關係何者為非?(A) 甲: F=1/3 R(B) 乙: F=5 R(C) 丙: F=1/2 R(D)
- 江小妮在菜園灑了一些肥料,請問肥料中的礦物質大多如何從根部送到植物體各處?(A)由韌皮部來運送 (B)由木質部來運送 (C)由形成層來運送 (D)由表皮細胞來運送
- 光入射到粗糙不平的水泥牆表面並發生反射時,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關係為何 ?(A)入射角 = 反射角 (B)入射角 > 反射角(C)入射角 < 反射角 (D)視水泥牆表面的粗糙情況而定
- 甲、乙、丙三物體作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與時間之關係,如下圖所示。假設此三物體所受的力與它們運動的方向都在同一直線上,且甲、乙、丙三物體的質量分別為 50 kg、30 kg、60kg,若它們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