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關於下引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三十年代的時候,魯迅曾與梁實秋展開多次筆戰。有一回,梁實秋說魯迅把一切主義都褒貶得一文不值。魯迅則反駁:「你究竟在說『褒』還是在說『貶』?褒就是褒,貶就是貶,什麼叫做褒貶得一文不值?」梁實秋無詞以對,只是解釋回應說,按北京人的用法,褒貶就是指貶。當年這場筆戰似乎魯迅了占上風,然而陳之藩總無法信服魯迅之說,卻也說不出具體的理由。後來在香港,一位四川籍教授給他看一幅鄧小平的題字:「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落款有「錄魯迅詩」字樣,陳不禁為之大笑,原來他發現魯迅自己也有與梁實秋類似的用法,陳之藩因而評論魯迅:泯恩仇指的當然是泯「仇」,「恩」為什麼要泯它呢?(改寫自陳之藩〈一星如月褒貶與恩仇〉)
(A)梁實秋心知魯迅的反駁是對的,所以無詞以對
(B)陳之藩評論魯迅,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C)鄧小平題字,頗有希望魯、梁二人筆戰「一笑泯恩仇」之意
(D)魯迅事後自覺強詞奪理,所以作詩有「兄弟在」、「泯恩仇」之語。
(A)梁實秋心知魯迅的反駁是對的,所以無詞以對
(B)陳之藩評論魯迅,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C)鄧小平題字,頗有希望魯、梁二人筆戰「一笑泯恩仇」之意
(D)魯迅事後自覺強詞奪理,所以作詩有「兄弟在」、「泯恩仇」之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8947
統計:A(1),B(11),C(4),D(1),E(0)
內容推薦
- 下列〈左忠毅公軼事〉文句,「 」內修辭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譬喻 (B)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頂針 (C)公閱畢,即解「貂」覆生——借代 (D)「
-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於2009年12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登場,各國領袖紛紛參與。主要目的在商討如何減少石化燃料消耗量及溫室氣體製造量,以確保後代子孫的生存水準。試問關於該會議主要在保障何種基本權利
- 下列「 」中的數字,何者是實數? (A)總此「十」思 (B)凡「百」元首 (C)江海下「百」川 (D)弘茲「九」德。
- 「日制時代,臺灣許多民族意識強烈的知識分子,透過文學作品,反應當時日人欺零臺灣百姓的殘酷行徑,對臺灣社會的碌削與掠奪,也顯出被壓迫人民不曲的反抗和奮鬥精神,〈一稈「稱仔」〉就是抗議文學的代表作。
- 閱讀下文,選出最切合這段文字核心觀點的選項:當一個旅人遠道尋訪一個地方,看見的是什麼?到紐約看見帝國大廈、世貿大樓、自由女神像、第五街、百老匯,到巴黎看見凱旋門、羅浮宮、艾菲爾鐵塔、聖母院,這
- 下列各組文句,「 」內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不貪於財,不「苟」於利/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B)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微」行,入古寺。 (C)「簡」能而任之/是以先帝「
- 老師為了測驗同學們對「訴願」、「訴訟」及「請願」的概念是否理解,出了四道題目。請幫同學們判斷,哪個正確? (A)不服新聞局(今併入文化部)開的罰單,向行政院「請願」 (B)小明借錢不還要提「訴願
- 「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上述文句最接近〈諫太宗十思疏〉的文意是: (A)
- ( )W、X、Y、Z是四個原子序介於1~18之間的不同元素,已知W2+ 和Y-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數,X只有一層電子且與Z可以形成分子化合物X2Z,若Z是四個元素中質子數最多的,試判斷下列敘述何
- 閱讀下文,選出下列文句最接近本文說明,能使「精理迸露」的方法是:學問二字,需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瓊崖主人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三問,問一人
內容推薦
- 美國於1870年代,以投票權禁制法禁止有色人種享有投票權。不過已因憲法修訂而失效,之後部分州通過法律以人頭稅及讀寫能力來評定選民資格,唯一的例外是那些在南北戰爭前已經擁有選民資格的人及其後代。由
- 以下有關古文家的敘述,何者正確? (A)韓愈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其散文氣勢奔放雄健 (B)歸有光的散文疏淡自然,最擅長以日常瑣事為題材 (C)歐陽脩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散文平易流暢,清
- 閱讀下文,推斷該文作者認為電影《海角七號》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為何?「你看《海角七號》了沒?」近來成了全國性的見面問候語。在電影中,導演魏德聖很贊同且體恤鄉下小民那些充滿漏洞、微有破碎的生活調
- 下列關於賴和與文學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早年習漢詩,終生創作不絕,留有大量漢詩作品(B) 其小說擅長以映襯對比來凸顯主題,第一篇小說是〈一桿「稱仔」〉(C) 迫於時代環境,其作品多以日文
- 以下關於〈左忠毅公軼事〉一文之析評,何者錯誤? (A)篇幅雖多敘述史可法之事,但目的是為了烘托左光斗的人格及愛國志節 (B)以具體事蹟使人物形象化,作者沒有多加評論,人物性格即躍然紙上 (C)
- 臺東縣馬蘭國小校長認為臺東縣是本土語言別最多的縣市,不同的語言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文化資產。學校可透過母語商店、母語廣播、校埕說古、米食教學、親子文化營等文化體驗活動,將本土語言結合生活文化,讓學生
- 五四運動以來,《紅樓夢》的地位受到極大的肯定,以下何者正確? (A)研究《紅樓夢》的學問稱之為「紅學」 (B) 沿襲舊小說之寫作,保留古風 (C)《紅樓夢》成為研究的風潮,許多人都模仿《紅樓夢
- 57-58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57-58題。 有位時間管理專家,在演講時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示範。他將如拳頭大的石頭一塊塊放進一個大玻璃缸裡,直到與缸口齊平,然後問聽眾:「缸子放滿了嗎?」在聽眾回答
- 下列「 」中,成語的字形及用法,完全正確的是:(A)某男性立委竟「率爾操觚」,公然打傷某女性委,引起群情譁然。(B)達賴二度訪臺,掀起藏傳佛教旋風,許多名人均「移尊就教」,虛心請益。 (C)南投
- 在〈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文中,劉姥姥:「這裡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個兒!」從此段話可表現劉姥姥具有何種涵養? (A)虛懷若谷 (B)一介不取 (C)兢兢業業 (D)大智若愚
- 我國憲法賦予人民各種自由權中,下列有關的配對,何者正確? (A)佩佩參加反核四大遊行─結社自由 (B)建民投書報社,表達個人看法─意見自由 (C)小鈴無權查閱丈夫手機簡訊─人身自由 (D)陳杰發
- 中國文學發展的長河中,小說有其璀璨耀眼的光芒引人注目。下列有關小說常識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小說」一詞始見於《莊子‧外物》篇,其涵義與今日之定義不同 (B)唐人小說稱作「傳奇」,為結
- 【題組】依據文意,最適合說明這個故事寓意的文句是:(A)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蘇格拉底)(B)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
- 下列各「其」字,何者不是語氣詞? (A)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B)臣雖下愚,知「其」不可 (C)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 (D)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 於此乎。
- 二、單選與題組:(每題2分,20題,共四十分)《後宮甄嬛傳》中,華妃陪皇后看戲時說:「到底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涼將門的嫡出女兒。若是換作庶出女兒,再沒有這移山倒海的本事,可真是死路一條了。」
- 以往我國之役男出境處理辦法規定:滿16歲之役男,未服兵役前不准出國。經大法官會議解釋為違憲之法令,這是因其違反憲法對何種自由的保障? (A)居住遷徙自由 (B)人身自由 (C)表現自由 (D)集
- 關於〈一桿「稱仔」〉的內容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是篇諷刺日本殖民統治的小說 (B)秦得參正是「被屈辱的人民」代表 (C)秦得參淪落困境的遠因,是警察與惡法,然真正將他逼上絕路的是使得「人
- 59-6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59-60題。 孫堅夫人吳氏,孕而夢月入懷,已而生策。及權在孕,又夢日入懷。以告堅曰:「妾昔懷策,夢月入懷。今又夢日,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鏗然有聲/緣「慳一面 (B)罷「黜」百家/態度「拙」劣 (C)崇山「峻」嶺/「浚其泉源 (D)未雨綢「繆」/荒「謬」至極。
- 我國憲法第8條規定,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關於人身自由的保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犯罪嫌疑人涉嫌重大,警方可以直接逮捕、囚禁 (B)警察逮捕嫌疑犯後,僅能拘留24小時 (C)警方查緝犯罪行
- 下列各副對聯中,描寫的對象是史可法的選項是: (A)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B)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一抔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C)死含瑤草千秋恨/魂傍梅花萬古香 (D)殉社稷,只江北
- 【題組】「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其意為: (A)我的子孫將吸收日月精華,成為世界知名人物 (B)月亮太陽是天地陰陽的精華,我的子孫大概將要興旺發達了 (C)月亮太
- 某報報導指出,一些英國年輕人身穿連身帽、長袖吸汗T恤,在公共場所塗鴉並犯下一些輕微的犯行,根據這些「反社會行為」,部分購物商場與學校明令禁止穿著這類在監視攝影鏡頭前掩飾面容的服裝,以及頭戴棒球帽
- 3-5題為題組 鑑識科幹員在勘驗火警現場時,找到了一種殘留的有機化學物質,經測試分析成分如下表: 經初步研判,此物質極有可能是導致火勢快速蔓延的促燃劑。幹員還在現場的地面上發現疑似血跡的物質,已經採
- 國民年金法規定25~65歲的國民,若沒有公教人員保險、勞工保險、軍人保險及農民健康保險,都要強制參加國民年金保險。請問政府是基於何種理由限制人權? (A)為止妨礙他人自由 (B)避免緊急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