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夫湮鬱之開,在人不在地;轉移風氣,在士不在民。士為四民之首,一舉一動,關係民風。士習端,則民生觀感興起,日趨於善;漓則鄉里效尤放縱,日騖於爭。故為士者望彌隆,責亦彌重。諸生既誦法先聖,號稱衣冠之士,非徒株守章句,揣摩時尚,以弋取科名而已。所當納身禮讓之中,以變移鄉俗為己任。修於身而型於家,日與子弟鄉人言,出入友助,和親康樂,共為堯 舜之民。興仁興讓,且徧國俗。中原禮義之邦、文物之地,何能以加?(莊正〈大觀義學碑文〉)註:大觀義學在今臺北縣板橋市,為林本源家創辦之義塾。

「為士者望彌隆,責亦彌重」,意謂:
(A)知識分子的聲望越高,其責任也就越重
(B)知識分子的聲望越高,其所要求於社會的也就越高
(C)社會對於知識分子期望越高,加之於其身的責任也就越重
(D)知識分子對於人民的期望越高,加之於其身的責任也就越重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00965
統計:A(872),B(58),C(475),D(4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文伯與母親、成語-逐鹿中原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