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民國8年某日,北京各校學生商討出如右列的辦法,並在示威行動中高喊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還我青島」等口號。此抗議行動為何?
(A)立憲運動
(B)五四運動
(C)自強運動
(D)維新運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在武昌起義一舉推翻滿清皇朝。民國之後,共和國體卻接連遭到兩次什麼樣的阻礙? (甲)二次革命 (乙)護法運動 (丙)洪憲帝制 (丁)溥儀復辟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 段祺瑞掌握北京政府大權後,拒絕恢復《臨時約法》與國會,孫中山因此號召部分議員南下進行護法,並成立軍政府聲討段祺瑞。軍政府成立之處為下列何者? (A)上海 (B)天津 (C)廣州 (D)南京。
- 國民黨在民國2年贏得國會大選,其領袖卻遭暗殺,輿論多認為是袁世凱所為;而後袁世凱又擅自向外國銀行借款來擴充武力,國民黨人因此發起哪個行動討伐? (A)辛亥革命 (B)護國軍運動 (C)二次革命
- 民國4 年《青年雜誌》的主編,發表過《文學革命論》,最後成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創始人。以上所描述的是何人的事蹟? (A)胡適 (B)陳獨秀 (C)孫中山 (D)蔡元培。
- 電視節目中,主持人提到:「日本在十九世紀改革之後,奠定了新的國家體制,並在戰爭中以小國之姿,擊敗中國北方的大國,其改革風潮也影響到滿清政權。」文中提及「新的國家體制」為何? (A)民主共和 (B
- 青年節是為緬懷國家創立的艱辛過程,並紀念革命志士不畏犧牲的偉大精神而創設。請問:青年節的由來主要與何事有關? (A)武昌起義 (B)八國聯軍 (C)廣州黃花岡之役 (D)甲午戰爭。
- 由於清政府實施鐵路國有政策,並收回位於長江流域民間集資興建的鐵路,引發人民的抗議。清廷為鎮壓四川省的抗爭,調動湖北省的軍隊前往鎮壓,革命黨人趁守備空虛時發動哪個行動,成功的推翻滿清? (A)廣州
- 下列是清末某位人士的論點:「中國人民現在不具有實行民主政治的資格,必須先實行開明專制為基礎,後再實施君主立憲,才能真正發展民主政治。」此人最可能是屬於何種派別? (A)守舊派 (B)革命派 (C
- 清廷在改革的輿論壓力下,宣布預備實行憲政,但結果卻使人民大失所望。令人失望的主要原因為何? (A)保守勢力的反對 (B)閣員多為皇親貴族 (C)違背中國傳統文化 (D)列強的反對。
- 民初,袁世凱謀畫恢復帝制,將國號改為中華帝國,引發各界撻伐,為討伐袁世凱,□□等人領導護國軍運動,與之抗衡。空格中應填入下列何者? (A)張作霖、唐繼堯 (B)蔡鍔、唐繼堯 (C)蔡鍔、段祺瑞
內容推薦
- 清末民初以來,因西方的思想逐漸傳入中國,使得中國的風俗民情與社會生活產生諸多變遷,下列何者是此時期的變化? (A)一夫一妻制的提倡 (B)為保存傳統文化開始提倡纏足 (C)婦女不得接受新式教育
- 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後,為了擴大總統的職權,另行頒訂新法。孫中山以「以掃除專制統制、建設完全民國」為目的,將國民黨改組為下列何者,聲討袁世凱? (A)興中會 (B)中華革命黨 (C)同盟會 (D
- 清末以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不斷,下列何場戰役是列強為了爭奪中國東北權益而爆發? (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日俄戰爭。
- 八國聯軍期間,東南各省長官與列強商議「東南互保」,保障轄區內外國人士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此作法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哪種狀況的發生? (A)被戰火波及 (B)被軍閥篡位 (C)領土被占據 (D)被索
- 由於遭到義和團的挑釁,八國聯軍進兵攻破北京城,造成中國經濟與國防的巨大損失,這樣首都被攻陷的情形與哪場戰爭相似?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日俄戰爭。
- 二、題組:10%(每題5分)(一)有位軍人被大家稱作辮帥,他所帶領的軍隊被稱為辮子軍。民國6年,他曾應總統的徵召為調解紛爭而進入北京,卻擁立已退位的前朝皇帝重登帝位,北京城一時龍旗飄揚,念舊的人也
- 【題組】這次擁立前朝皇帝復辟的事件,結果如何? (A)中國恢復皇帝制度 (B)武昌起義討伐成功 (C)地方組織護國軍討伐 (D)辮子軍遭國務總理驅逐。
- (二)清朝末年,中國內憂外患頻仍,受到戰爭的影響,孫中山開始成立革命組織,在各地鼓吹革命思想,試圖挽救中國。而中華民國的建立是歷經11次的革命行動,許多革命烈士的犧牲奉獻方有的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 【題組】孫中山先後成立兩個革命組織進行反清,這兩個革命組織的成立有何共通處? (A)受到八國聯軍的影響而成立 (B)遊說政府變法維新 (C)倡導天朝田畝制度 (D)皆在國外成立的革命組織。
- 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服務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也紛紛實施各種便民服務。請問:哪個人找錯了服務的單位? (A)(B)(C)(D)
- 小說《川中島》描述1930年代,台灣中部一場原住民大規模叛變,事後倖存的原住民被日警強制遷移到川中島嚴加監控。《川中島》最可能在描述下列哪個事件?(A)噍吧哖事件(B)霧社事件(C)苗栗事件(D
- 製糖業是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也是當時世界糖業王國之一,請問:台灣第一座新式糖廠坐落在何處? (A)台北大稻埕(B)高雄橋仔頭(C)彰化中庄仔(D)台中梧棲
- 日治時期在臺灣進行經濟改革時,成立哪家新銀行統一印製貨幣? (A)土地銀行(B)中央銀行(C)彰化銀行(D)臺灣銀行。
- 日治時期,壯丁團的工作有那些?(甲)協助救災(乙)鎮壓抗日分子(丙)宣達總督府政令(丁)人口普查(A)丙丁(B)乙丙(C)甲乙(D)甲丙
- 下圖為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圖。由圖中可知 1930年代以後,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大幅上升。這個現象與下列何者最有關? (A)總督府推行「內地延長主義」(B)總督府積極發展臺灣的糖業(C)西部縱貫線鐵
- 臺灣史上在哪一年政府為了確實掌握人口數,開始做人口普查的動作?(A)1895AD(B)1905AD(C)1930AD(D)1945AD
- 某本介紹台灣的港口的書提到:「這座港口在清末開港通商,曾受中法戰爭的戰火波及。日本統治時重建,由於其位置交接近日本,因此成為當時進出日本的主要門戶。請問是何港口?(A)基隆(B)淡水(C)安平(
-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附圖中的何處,興建了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水利工程,完工後讓台灣的農產量大增? (A)甲(B)乙(C)丙(D)丁。
-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附圖中的 何處,興建了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水利工程,完工後讓台灣的農產量大增?【題組】承上題,此水利工程的是?(A)瑠公圳(B)八堡圳(C)曹公圳(D)嘉南大圳
- 日治時期有「台灣舊慣調查會」,對台灣的風俗習慣進行了一連串的調查,此時期總督府尚尊重台灣人的風俗習慣等。請判斷此組織最有可能成立於哪個階段?(A)無方針主義時期(B)皇民化運動時期(C)內地延
- 日治時期,磯永吉成功改良稻米新品種,成為外銷日本的主力,請問此種稻米是哪一種?(A)蓬萊米(B)西螺米(C)在來米(D)越光米
- 關於日治時期「內地延長主義時期」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B)強調臺灣是日本的一部分,應一視同仁(C)總督由文官擔任(D)臺灣人終於得到應有的公平待。
-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所施行的「內地延長主義」中的「內地」指的應該是哪個地方?(A)台灣(B)中國(C)日本(D)朝鮮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台灣的知識分子受到何種風潮的影響,引起日本人的擔憂恐慌,而使得殖民政策改採較緩和的方式,標榜「日台合一」?(A)民族自決思潮 (B)無方針主義(C)社會主義(D)共產思想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台灣的知識分子受到何種風潮的影響,引起日本人的擔憂恐慌,而使得殖民政策改採較緩和的方式,標榜「日台合一」【題組】承上題,請問這種風潮是誰提出的?(A)余清芳(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