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學習能力的表現有個體的差異。在大山雀的研究中,以人工的方式篩選兩群個體一為能快速探索的個體(fast explorer),另一為緩慢探索的個體(slowexplorer)。在篩選四代後,分別給予兩階段色板與食物的聯結訓練。在第一階段的訓練中 8 個色板(7 個黑色、1 個綠色),只有綠色板下有麵包蟲;第二階段 8 個色板(6 個黑色、1 個綠色、1 個藍色) ,只有藍色板下有麵包蟲。第一階段訓練成功後再換第二階段的訓練。學習訓練成功的定義是當大山雀能在所給予的色板中連續三次掀開板子都吃到底下的麵包蟲為止,成功前所需要的訓練次數則為此階段的訓練完成次數。將第二階段訓練完成次數減掉第一階段的訓練完成次數(performance task 2 – performance task 1),做成下圖(*表示統計測試有顯著差異)。根據此圖示,請問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5d959091897c5.jpg
(A) 第二階段所需的訓練數都高於第一階段
(B) 對慢速探索者而言,第二階段較第一階段慢學會
(C) 對快速探索者而言,第二階段較第一階段快學會
(D) 快速探索者學習能力強於慢速探索者
(E) 快速探索者與慢速探索者在兩階段的表現相似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