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存貨計價方法的敘述,何者錯誤?
(A) 物價上漲時,採先進先出法計價,損益表會產生「虛盈實虧」的現象
(B)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不論在永續盤存制或定期盤存制,所得的期末存貨成本是相同的
(C) 就資產評價而言,先進先出法下之存貨評價較具意義
(D) 物價上漲期間,採用先進先出法能節省所得稅。
(A) 物價上漲時,採先進先出法計價,損益表會產生「虛盈實虧」的現象
(B) 採用先進先出法時,不論在永續盤存制或定期盤存制,所得的期末存貨成本是相同的
(C) 就資產評價而言,先進先出法下之存貨評價較具意義
(D) 物價上漲期間,採用先進先出法能節省所得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90164
統計:A(8),B(3),C(8),D(36),E(0)
內容推薦
- 存貨跌價損失應列為 (A) 銷貨成本之加項 (B) 銷貨毛利之減項 (C) 營業外費損 (D) 以上皆可。
- 下列四種計價方法中,何者得出之期末存貨最接近市價? (A) 先進先出法 (B) 移動平均法 (C) 簡單平均法 (D) 加權平均法。
- 期初存貨為$3,800,進貨運費為$2,000,期末存貨為$5,300,銷貨成本為$13,500,本期進貨為 (A) $14,000 (B) $13,000 (C) $15,000 (D) $17,0
- 依第十號公報規定,採定期盤存制下,在物價持續上漲期間,採用何種成本流動假設,可得較低之期末存貨? (A) 加權平均法 (B) 移動平均法 (C) 先進先出法 (D) 後進先出法。
- 某公司94年底期末存貨1,000單位,每單位成本$39,重置成本$33,每單位估計售價$40,估計銷管費用$2,正常利潤為售價10%,若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存貨,則該公司94年底備抵存貨跌價損
- 存貨以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是基於 (A) 一致性原則 (B) 行業特性 (C) 充分揭露原則 (D) 穩健原則。
- 以先進先出法計算存貨時,適合於 (A) 實地盤存制 (B) 永續盤存制 (C) 實地及永續盤存制均適用 (D) 實地及永續盤存制都不適用。
- 乙公司12月1日賒購商品$20,000,付款條件2/10,n/30,採淨額法記帳。12月6日購貨退出$2,500,則12月6日應貸記「購貨退出」 (A) $2,100 (B) $2,450 (C) $
- 當物價水準下跌時,加權平均法與先進先出法所評價的期末存貨成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加權平均法下的成本會低於先進先出法 (B) 加權平均法下的成本會等於先進先出法 (C) 加權平均法下的成本會比
- 期末存貨評價採用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則 (A) 逐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 (B) 分類比較法≧逐項比較法 (C) 二法相同 (D) 不一定。
內容推薦
- 採先進先出法評估存貨時,在永續盤存制與實地盤存制下,所得結果為 (A) 永續盤存制較高 (B) 實地盤存制較高 (C) 兩者相同 (D) 不一定。
- 存貨市價回升利益應列為 (A) 銷貨成本之減項 (B) 銷貨毛利之加項 (C) 營業外收益 (D) 以上皆可。
- 依土地法規定,使用地之種別或其變更的編定工作由誰負責辦理?(A)直轄市或縣(市)地政機關(B)內政部地政司(C)內政部營建署(D)直轄市或縣(市)都市發展機關
- 建文公司88年2月份進、銷貨資料如下:進 貨 銷貨日期數量單價 日期數量單價2/1300$20 2/6150$302/11400$21 2/17450$322/23500$24 2/28360$
- 下列有關銷貨運費與進貨運費(進貨商品期末尚未出售)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銷貨運費與進貨運費均為營業費用 (B) 銷貨運費為銷貨成本,進貨運費為營業費用 (C) 銷貨運費為營業費用,進貨運費為存貨
- 下列那一種存貨之計價方法不適用於永續盤存制? (A) 先進先出法 (B) 個別認定法 (C) 加權平均法 (D) 移動平均法。
- 存貨成本高於淨變現價值,其重置成本亦超過淨變現價值時,此時存貨計價金額為 (A) 淨變現價值 (B) 重置成本 (C) 原始成本 (D) 淨變現價值減正常毛利。
- 下列有關存貨的敘述,有幾項正確?(1)上期期末存貨高估,會造成本期淨利低估。(2)依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之規定,存貨的續後評價應採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所謂市價是指重置成本或淨變現價值兩者擇一。(3)當物
- 建文公司88年2月份進、銷貨資料如下:進 貨 銷貨日期數量單價 日期數量單價2/1300$20 2/6150$302/11400$21 2/17450$322/23500$24 2/28360$
- 依財會公報第十號規定,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不包含 (A) 先進先出法 (B) 加權平均法 (C) 後進先出法 (D) 個別認定法。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物價上漲期間,存貨採先進先出法會使期末存貨高估,淨利低估 (B) 在實地盤存制或永續盤存制下,採個別認定法計得之期末存貨必相同 (C) 先進先出法以現時成本與收益配合,可避
- 某商品期末存貨成本$售價$估計銷售費用為$正常毛利$重置成本$155,若期末存貨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則存貨價值應為 (A) $235 (B) $200 (C) $2
- 期末存貨之評價採用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是基於下列何項會計原則(操作限制原則)? (A) 成本效益原則 (B) 穩健原則 (C) 重要性原則 (D) 行業特性原則。
- 存貨成本之流動假設,何者最容易被人為操控損益? (A) 個別識別法 (B) 先進先出法 (C) 平均成本法 (D) 後進先出法。
- 物價上漲期間,若採永續盤存制,使用何種存貨計價方法,可使當期純益最低? (A) 先進先出法 (B) 移動平均法 (C) 加權平均法 (D) 毛利率法。
- 阿勇公司99年底存貨成本$63,000,市價$68,000,淨變現價值$62,000,淨變現價值減正常利潤為$57,000,若存貨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其價值應為 (A) $57,000 (B
- 期末存貨的原始成本低於淨變現價值扣除正常毛利;而其重置成本則較淨變現價值低,但高於淨變現價值扣除正常毛利。在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下,該存貨的價值應為 (A) 淨變現價值 (B) 淨變現價值扣除正常毛
- 下列哪一種存貨之成本流動假設,不適用於永續盤存制? (A) 先進先出法 (B) 個別認定法 (C) 移動平均法 (D) 加權平均法。
- 存貨之成本為$200,重置成本為$140,淨變現價值為$200,淨變現價值減正常利潤餘額為$160,依財會準則公報規定,存貨評價所採之金額為 (A) $160 (B) $140 (C) $200 (D
- 某商品購入商品成本$3,800,重置成本$3,900,預期售價$4,100,推銷費用$500,正常利潤$600,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則該商品期末評價為 (A) $3,000 (B) $3,6
- 目前屬於物價持續上漲期間,採用何種存貨流動假設,能使稅後淨利最大? (A) 先進先出法 (B) 加權平均法 (C) 簡單平均法 (D) 移動平均法。
- 下列各項對於存貨之會計處理,何者已脫離成本基礎? (A) 加權平均法 (B) 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 (C) 個別認定法 (D) 先進先出法。
- 勝家公司88年期末存貨20,000件,每件原始成本$36,重置成本$30,預計售價$44,估計推銷費用$7,正常利潤為售價25%,若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則88年底「備抵存貨跌價損失」帳戶的餘
- 某項存貨成本$40,000,重置成本為$44,000,淨變現價值為$60,000,淨變現價值減正常利潤為$52,000,以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評價,則所決定之存貨價值為 (A) $40,000 (B
- 以下句意,何者相似? (A)真積力久則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B)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D)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君子生非異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