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在民國 34~38 年之間,臺灣由於物資缺乏、物價飛漲,政府以發行大量貨幣來因應,結果在這段期間,物價漲了 7,000 多倍。小李為了替懷孕的太太買隻雞腿補身,從菜市場口的雞販開價 100萬,一路問價到菜場尾的雞販開價 800 萬,小李趕快回到菜市場口,要向雞販買這隻雞腿,沒想到此時已漲價成 1,000 萬。而政府為了穩定政經局面,因此改革幣制發行「新臺幣」,才使得混亂的經濟得以安定下來。請問:
44. 在民國 34〜38 年之間,臺灣由於物資缺乏、物價飛漲,政府以大量發行貨幣來因應,造成當時社會可能有哪些現象發生?(甲)相同貨幣金額能買到的商品數量變多(乙)貨幣過多而商品沒有變多,引起物價上漲(丙)薪水階級者生活水準降低(丁)民眾儲蓄率下降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