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主張學生會「視個人成功為能力之展現,而非努力的結果」之學習動機的學者是 哪一位?
(A)班度拉(A. Bandura)
(B)卡芬頓(M. Covington)
(C)溫納(B. Weiner)
(D)尼可斯(J. Nicholls)
(A)班度拉(A. Bandura)
(B)卡芬頓(M. Covington)
(C)溫納(B. Weiner)
(D)尼可斯(J. Nicholls)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8406
統計:A(43),B(609),C(145),D(6),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項教師對學生的話語,屬於行為主義的「普力馬原則」(Premack Principle) 之應用?(A)喜歡吵鬧的同學,老師會給他應得的處罰(B)如果大家可以安靜上課,老師就講故事給你們聽
- 1(本題刪題) 左圖為已知正視圖,試選擇合適的右側視圖(第三角投影法) 。
- 下列何者符合伯恩斯坦(B. Bernstein)所稱的精密型語言(elaborated code)之意涵?(A)較多分析、抽象的陳述 (B)脈絡依賴的語意表達(C)單刀直入、簡潔明瞭的敘述方式
- 下列關於負增強與懲罰的比較之敘述,何者正確?(A)兩者皆不能塑造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B)負增強乃是取消正增強,懲罰則是移開嫌惡刺激(C)負增強用來減少反應次數,懲罰則是增加反應次數(D)負增強是在
- I ________ many difficulties when I first learned cooking. Many dishes were burned.(A) abandoned
- SWOT 為教育行政計畫的規劃技術之一,試解釋 SWOT 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的涵義
- 試分別從人權及存在主義的立場,簡要說明推行生命教育的重點。(各佔 5 分)
- 教師有哪幾種權威?(5 分) 應如何運用其權威以有效發揮班級領導之功能?(5 分)
- 依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哪一單位訂定辦法公開選用之?(A)學校教師會 (B)國立編譯館(C)學校校務會議 (D)主管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 試以卡芬頓(M. Covington)的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說明學生學習動機低落的原因為何?(5 分) 並舉出教師在教學上可用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5 分)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科層體制(bureaucracy)的主要特徵?(A)明確的組織分工,階層體制分明(B)以專業能力及資格做為用人的標準(C)公事公辦,公私之間有嚴格的劃分(D)強調同僚體制,尊重部屬的
- 功利主義者彌爾(J. Mill)倡言行為之善惡,視其傾向於產生快樂或痛苦之程度為衡, 因而,他倡議的道德判斷對象為何?(A)行為動機 (B)行為結果(C)動機與結果並重 (D)動機與結果銜接
- 「教師若能針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表示該教師具備了 哪一種知識?(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C)策略性知識 (D)情節性知識
- 張老師非常注重教育環境的功能,並認為學生如同一張白紙,而這白紙可「染黑則黑,染黃則黃」。因此,張老師在教育方法上相當注重直觀教學與感官訓練的價值,請問張老師的教學理念比較傾向下列哪一種主義?(A
- 特殊教育中之「仁愛學校」主要是提供哪一類身心障礙者就讀?(A)語言障礙 (B)情緒障礙 (C)智能障礙 (D)肢體障礙
-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分類,可分為鉅觀研究與微觀研究,下列何者不屬於微觀研究的 論述?(A)強調社會變遷的研究(B)重視實際社會生活的探究(C)在社會行為研究中,著眼於行為情境因素(D)凸顯個人在社會
- 教育哲學家對「教育目的」之問題有許多的討論。有些學者認為教育的目的可區分為「內在目的」與「外在目的」兩種,下列何者較被歸屬於教育的內在目的?(A)培養具有就業能力的人(B)培養具有思考能力的人(
- 根據教育部九十四年九月修訂之《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下列哪一項並不是列入 九十五年度教育優先區的指標型學校?(A)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B)原住民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C)隔代教養學生比例偏高之學
- 特殊教育之「融合班」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班級?(A)資賦優異班 (B)身心障礙類資源班(C)有特教生就讀之普通班 (D)兼顧特教生與一般生學習之班級
- 國家統治者會透過教育制度將特定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價值,經過精心設計,灌輸給 民眾,以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這種現象可稱為什麼?(A)文化霸權的教育政策 (B)跨文化的教育政策(C)文化融合的教育政策
- 下列哪一種敘述符合文化教育學派思想代表人斯普朗格(E. Spranger)所提出「教育愛」的主張?(A)教育愛就是教師喜愛聽話乖巧的學生(B)教育愛就是教師喜愛教師節送卡片的學生(C)教育愛就是
- 許老師想要改善課堂教學,增進學生的長期記憶。你不會建議他使用哪一種策略?(A)精緻化(elaboration)(B)複誦化(rehearsal)(C)脈絡化(context) (D)組織化(org
-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七大「學習領域」,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語文 (B)電腦(C)健康與體育(D)藝術與人文
- 大明是九年級的學生,其學業成績低落,在校外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幫派,由於在 幫派中獲得大哥的讚賞與認可,於是中途輟學跟隨幫派大哥到處犯罪。請從艾里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及柯爾柏
- 國民中小學在教授最低教學時數之外,留供班級、學校活動、補救教學等之節數稱為什麼節數?(A)自由節數(B)選修節數 (C)基本學習節數(D)彈性學習節數
- 很多研究顯示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成就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社會背景(家庭、學校、 地區、族群...)的學生,其教育成就也往往有所差異,請問可循哪些途徑或策略來改進此等現象,以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 秦老師在第一次段考時發現小明作弊,因為小明平時循規蹈矩,不曾犯錯,被發現 作弊後,態度良好,很快認錯、道歉,秦老師決定從輕發落,只記警告二次,但學務處卻要求依校規記小過一次,雙方僵持不下,這屬於
- 丁老師針對「近四成的市售清潔劑恐含致癌物」的新聞報導,請學生分組蒐集資料以完成一篇「清潔劑對我們的影響」之報告。請問這個學習活動對哪一種智力的發展 影響較大?(A)內省智力(intraperson
- 健康市政府欲設立教育審議委員會,以負責主管教育事務之審議、諮詢、協調及評鑑等事宜。請你想一想,下列何者是其法源依據?(A)教師法(B)地方制度法(C)教育基本法 (D)國民教育法
- 請說明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J. Dewey)的知識論之要點及其教育主張。試題至此為止
- 張老師任教於職業學校,他觀察到該校的學生家長有相當多數是屬於勞工階級,學生的兄姐有蠻多人也是勞工階級。這種現象讓他思考:「為何勞工階級的子女長大後 常會從事勞工階級的工作?」請問下列哪一項在探討
- 蘇格拉底(Socrates)時常使用不斷詰問對方的方式,由內而外地引發對方天生本有的 觀念與知識。下列哪一個隱喻較能表達蘇格拉底此種教學法?(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雕刻(C)教育即接生 (
- 在教育行政制度中,何謂「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並各列舉三項優缺點。
- 朱熹與陸象山學說分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朱熹重於經驗論,陸象山重於直覺論(B)朱熹採科學方法,陸象山採玄學方法(C)朱熹強調尊德性,陸象山強調道問學(D)朱熹有流於支離之弊,陸象山有落入空
- 康美紐斯(J. Comenius)認為理想的教育階段依序為:母親學校→國語學校→拉丁學校→大學,其對應所欲培養的能力各為何?(A)感官知覺能力→想像能力→理解能力→意志能力(B)感官知覺能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