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 )描述「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景況,下列哪一種景況不會發生?
(A)春秋時代,諸侯相繼起而爭奪霸主地位
(B)春秋時代,政治重心由周天子轉移到大諸侯身上
(C)戰國時代,各國提倡「尊王攘夷」的口號
(D)戰國時代,各國展開激烈的軍事兼併
(A)春秋時代,諸侯相繼起而爭奪霸主地位
(B)春秋時代,政治重心由周天子轉移到大諸侯身上
(C)戰國時代,各國提倡「尊王攘夷」的口號
(D)戰國時代,各國展開激烈的軍事兼併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2),B(0),C(5),D(0),E(0)
內容推薦
- 某一氮氧化合物中,氮與氧的重量比為 7:16,試求此化合物中氮原子與氧原子之個數比?( N=14,O=16 )(A)1:1 (B)2:1 (C)2:3 (D)2:5 (E)1:2。
- ( )有關自然殺手細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 T 細胞的一種 (B)與胞毒 T 細胞一樣,可破壞受病毒感染的細胞 (C)與胞毒 T 細胞一樣,可釋出補體破壞受感染的細胞 (D)主要攻
- ( )下列何者不屬於抗體的功能? (A)活化補體 (B)中和毒素 (C)增強吞噬功能 (D)促進干擾素分泌。
- ( )《史記》載曰:「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晉阻三河。」司馬遷寫這段話最主要想傳達哪一訊息? (A)春秋時代,華夏城邦的活動疆域有日漸擴大的現象,不再僅限於中原 (B)戰國七雄相
- ( )下列有關東漢「黨錮之禍」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將軍竇憲因黨錮之禍被殺 (B)起因太學生與朝臣互相聯合,抨擊宦官,因而遭到宦官的報復 (C)第一次黨錮之禍以太學生陳蕃、李膺為首領 (
- 大雄檢測水中溶氧量結果為 16 ppm,換算成體積莫耳濃度應為若干 M?(A) 1 (B) 1×10-3(C) 5×10-2 (D) 0.5 (E) 5×10-4。
- ( )細菌的質體、莢膜通常和其何種特性有關? (A)抗藥性、致病性 (B)感染宿主的專一性、致病性 (C)維持正常生長、選擇性通透 (D)合成蛋白質、抗藥性。
- 下列何項操作可增加葡萄糖在水中的溶解度?(A)加入大量葡萄糖 (B)加大壓力 (C)勤加攪拌 (D)放入水中之前先將葡萄糖磨成細粉 (E)升高溫度。
- ( )下列關於中國先秦與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天下觀」的敘述,何者正確? (A)在西周的封建制度裡,全天下的土地與人民及周天子關係不大 (B)秦漢大一統帝國的皇帝採用新的「天下觀」來面對新的國際情
- ( )「尚書」在先秦原是掌文書的小官,職卑權輕;漢武帝時成為給士人方便出入內廷的官銜,負責在皇帝與丞相之間轉達文書,但沒有參與決策的權力;東漢光武帝時,將參政權下放給尚書,有關選舉誅賞與參議朝
內容推薦
- ( )有關補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補體是由腎臟製造的蛋白質 (B)補體活化之後可具有記憶性 (C)補體活化後可攻擊受感染細胞 (D)抗原抗體複合物可活化補體。
- 已知完全燃燒 0.25 克的 H2,可得水 25 克。今以過量的 H2 還原 4 克的某金屬氧化物,可得該金屬 6 克及水若干克? (A)0.9 (B)0.8 (C)0.36 (D
- ( )資料一:法律規定,夫妻口角後,妻上吊自殺,丈夫不受處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殺,妻要被判處「絞刑」。資料二:一對夫妻爭吵互毆,丈夫氣不過上吊自殺。地方官原來判處妻子「絞刑」,但後來皇帝指示
- ( )春秋戰國以後,井田制度逐漸崩潰,土地私有及兼併盛行。請問:西周時的井田制與春秋戰國的土地私有制有何不同? (A)在土地制度方面:前者農民僅擁有私田,後者人民可以擁有及買賣土地 (B)在賦
- 全球暖化狀況日益嚴重,各國無不力求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某日測得臺中空氣中 CO2 之含量達 0.04%,試求其濃度為若干 ppm? (A) 4×10-6(B) 40 (C) 400 (D
- ( )SARS 盛行時,醫生常以干擾素來治療患者,有關干擾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為健康白血球所製造的保護性蛋白質 (B)會使感染細胞因穿孔的作用而死亡 (C)可保護健康細胞較不易被病
- 常溫常壓下將 32 克氧氣與 24 克甲烷(CH4)混合形成混合氣體,請問此混合氣體之平均分子量為何?(A)16 (B) 4 (C) 24 (D) 6 (E) 28 。
-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施「三公九卿」的中央政府制度。三公中又以丞相為首,主掌行政大權。到了漢武帝時,皇帝召集僚屬議政,形成「內朝」,丞相等官員則成為「外朝」,漸漸變為執行的機構。乃至東漢,
- ( )王喜是東周時期的農民,下列有關他的生活描述,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他沒有土地所有權,只有土地的使用權 (B)他必須義務耕種井田中的公田,公田收穫歸貴族 (C)在耕作上,他已使用牛耕
- 20°C 甲、乙兩杯分別盛有 200 g 及 300 g 飽和硝酸鉀溶液,已知硝酸鉀溶於水時是吸熱反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乙兩杯各蒸去 20 g 的水,析出晶體質量甲<乙 (B)兩杯同
- ( )下列何種細胞參與非專一性防禦作用時會攻擊癌細胞? (A) B 細胞 (B)胞毒 T 細胞 (C)記憶 T 細胞 (D)自然殺手細胞。
- 元素 A 與 B 形成 I、II 和 III 三種化合物,若 6 克 I、2 克 II,與 8 克 III 中所含 A 皆 4 克,則 I、II 和 III三種化合物之化學式依
- ( )以下有關漢代經營西域的影響,何者為是? (A)西域葡萄、苜蓿、胡麻、胡瓜、音樂、美術等傳入中國 (B)使得中國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C)賴匈奴提供軍事援助,方有所成 (D)賴匈奴經濟援助
- ( )社會階層是指社會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下的階層,如貴族、奴隸等;社會流動是指不同階層出身者可以因為後天因素而轉換成另一個階層,如平民可以因為努力而變成官員。社會流動變大的意思是不同階層出身的人
- (甲)1 個氧分子;(乙)16u 的氧原子;(丙)0.10 mol 的氧氣;(丁)0.10 mol 的金屬鋁(戊)1 克分子氧,上述五項物質的質量大小順序為何?( O = Al=27 )(
- 下列何者不是只含一種元素的分子? (A)氦氣 (B)碳六十 (C)白磷 (D)黃銅 (E)碘 。
- 若兩種元素 M 及 X 形成兩種化合物 MX2 及 MX3,其中 X 之重量百分比分別為 a %及 b %,則 a 與 b 之數學關係式為 (A) a=200 b / (300-b) (B)
- ( )匈奴為漢帝國最強勁的外患,西漢一朝,漢、匈間處於和戰不定的局勢,下列對兩者關係的敘述,何者正確? (A)漢代從建國開始,便長期以武力對抗匈奴 (B)漢武帝初年,因征戰匈奴失利,派遣張騫聯
- ( )一位學者主張:政府施政應該配合農民生產活動的季節與時序,如此才能增加生產,糧食供應不虞匱乏。這種想法最早出現於何時? (A)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生產開始發展時 (B)周公東征時,為解決軍
- 下列哪一項所含的氫原子數最多?(A) 02×1023 個氫分子 (B) STP 下 5L 氫氣 (C) 8 g 甲烷所含的氫原子 (D) 1 克原子氫(E)1 個亞佛加厥數的氫分子。
- ( )干擾素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A)是細胞受細菌感染後產生的一種蛋白質 (B)干擾素產生後留在細胞質內保護受感染的細胞 (C)對病毒作用有專一性,但對物種無專一性 (D)在目前,干擾素可由基
- 已知 Cu 的原子量為 64。某生將 x 克 CuSO4.5H2O(s) 完全溶於 y mL 蒸餾水中配成 0M 的硫酸銅水溶液共 600g,測此溶液比重 2。請問 x =?(A)80
- ( )漢代的經學分為今文經和古文經,請問:今文經產生的背景為何? (A)漢初產生疑古思想,當代儒者重新著作經書 (B)漢代改革文字,由隸書寫成的經書稱為今文經 (C)秦代焚書,經書不存,僅能依
- 2013 年 5 月台灣發生毒澱粉事件震驚國人。所謂的毒澱粉是使用順丁烯二酸處理過的化製澱粉,歐盟訂定成人每公斤體重每日順丁烯二酸耐受量上限為 0.5mg。若圓圓飲料店販賣之珍珠奶茶每杯含 30
- ( )下列何種細胞能在吞噬、分解抗原之後,將抗原的一部分附著於細胞表面的 MHC 分子,以供 T 細胞辨識抗原? (A)嗜中性球 (B)嗜酸性球 (C)自然殺手細胞 (D)巨噬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