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2. 烙鐵銲接係屬於
(A)壓接法
(B)鑄造法
(C)熔接法
(D)軟銲法 。
(A)壓接法
(B)鑄造法
(C)熔接法
(D)軟銲法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金屬的接合,較不適宜採用熔接法的是 (A)不銹鋼 (B)鋁 (C)低碳鋼 (D)鑄鐵。
- 10銲接方法中,熔點最高的是 (A)電弧銲接 (B)壓接 (C)鑞銲(軟/硬銲) (D)氣銲 。
- 10在設計上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接合方式是 (A)鉚接 (B)鑄造 (C)鍛造 (D)熔接 。
- 10空氣電弧挖槽法較火焰挖除法 (A)銲件受熱量大 (B)熱量集中 (C)熱量分散 (D)速度慢 。
- 10潛弧銲的銲速比一般手工電銲 (A)快 (B)慢 (C)一樣 (D)不一定 。
- 10TIG 銲法銲接鋁材料時,所用遮護氣體為 (A)氫 (B)氧 (C)氬 (D)CO2 。
- 10金屬接合法之鉚接,是屬於 (A)壓接法 (B)熔接法 (C)鑞銲(軟/硬銲)法 (D)機械結合法 。
- 10空氣電弧挖槽法是利用 (A)壓縮空氣及碳棒 (B)氧乙炔氣及碳棒 (C)氬氣及碳棒(D)氧氣及碳棒 。
- 10以下銲法不屬於電弧銲接的是 (A)自動潛弧銲 (B)一般手工電銲 (C)TIG 銲 (D)電阻銲 。
- _____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in Taiwan to study English well. If they work hard, they can
內容推薦
- 1鋁及銅板最合適的銲法是 (A)手工電弧銲 (B)自動潛弧銲法 (C)TIG 及 MIG 銲法(D)CO2 銲法 。
- 1厚鋼板平銲在大量的生產銲接,最經濟的施工方法是 (A)手工銲法 (B)TIG 銲法 (C)MIG 銲法 (D)自動潛弧銲法 。
- 1單面銲接的開槽,如間隙精度不良,銲接時容易產生之缺陷為 (A)氣孔 (B)背面銲道不均勻 (C)外觀不良 (D)變形 。
- 1開槽有油脂時較容易產生 (A)氣孔 (B)夾渣 (C)銲淚 (D)變形 。
- 1銲件開槽角度太小時易產生 (A)外觀不良 (B)滲透不良 (C)電弧不穩 (D)變形量大 。
- 1開槽有油漆最容易引起的銲接缺陷是 (A)氣孔 (B)銲淚 (C)變形 (D)殘留應力 。
- 1挖除假銲(暫銲)龜裂部份,最快的方法使用 (A)手鏨 (B)銼刀 (C)手提研磨機(D)鋸子 。
- 1避免銲道龜裂再延伸,可在裂縫那個部位鑽孔 (A)上方 (B)下方 (C)中間 (D)端部。
- 1銲接層數愈多則 (A)容易變形 (B)不易變形 (C)時間愈省 (D)銲線成本愈低 。
- 1銲後工件變形大,可能原因為 (A)開槽太小 (B)開槽太大 (C)銲速太快 (D)拘束力大 。
- 1夾渣發生的原因之一是 (A)電流太小 (B)銲件薄 (C)電流太大 (D)開槽角度太大
- 1銲件在銲接後,因銲道收縮,內應力會 (A)減少 (B)增大 (C)不變 (D)不一定 。
- 1銲接時銲道產生銲蝕現象原因之一是因為 (A)電流小 (B)電流太強 (C)銲線小(D)銲速太慢 。
- 1銲件開槽面上如有缺口存在時容易產生 (A)熔合不良 (B)氣孔 (C)變形 (D)搭疊。
- 1銲接之殘留應力是因 (A)留在銲道內的碳渣 (B)氣孔 (C)熱脹冷縮 (D)銲濺物所引起。
- 1銲道表面外觀不良原因之一是 (A)開槽角度太小 (B)母材溫度不夠 (C)銲接電流過大 (D)銲縫間隙太小 。
- 1銲接當中如使用的電流太大則易產生 (A)夾渣 (B)銲道美觀 (C)搭疊 (D)銲蝕 。
- 1銲接時於銲道內不及排出而形成圓狀中空部份稱為 (A)銲蝕 (B)搭疊 (C)夾渣(D)氣孔 。
- 1一般高張力鋼銲接的預熱的溫度範圍約為 (A)60~200℃ (B)250~400℃ (C)450~600℃ (D)650~800℃ 。
- 1開槽上留有鐵銹,銲接時容易產生之缺陷是 (A)夾渣 (B)氣孔 (C)變形 (D)搭疊 。
- 1形成搭疊的原因是 (A)銲速太快 (B)電流太小前進速度慢 (C)電弧太短 (D)銲線太小 。
- 1銲接火花銲濺物過多的原因之一是 (A)電流太小 (B)電壓太小 (C)電流太大 (D)銲速太快 。
- 1銲接中導致銲道品質脆化的氣體是 (A)氦氣 (B)氬氣 (C)CO2 氣 (D)氧氣 。
- 1厚板要快速除去銲道內部缺陷時,宜採用 (A)磨削 (B)火焰挖除法 (C)空氣電弧挖槽法 (D)機械鏟除法 。
- 1銲件發生變形的主要原因是 (A)銲道層數過多 (B)銲道層數過少 (C)氣體不純(D)電流太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