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題組:(29~35每題2分; 36~45每題3分)(一)右圖是中國農牧區的分布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29. 畜牧業的的經營型態因環境而異,中國各地的畜牧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甲-山牧季移
(B)乙- 欄牧
(C)丙-游牧
(D)丁-放牧
29. 畜牧業的的經營型態因環境而異,中國各地的畜牧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甲-山牧季移
(B)乙- 欄牧
(C)丙-游牧
(D)丁-放牧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30河套平原可以引水灌溉並種植水稻,形成富庶的農業地帶。請問:河套平原主要的灌溉水源為哪一河川? (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塔里木河。
- 二、選擇題:(每題2分)農牧業的發展深受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中國面積廣大,各地的環境不同,產業型態也不同。下列中國的農牧業分布圖,何者正確?(A) (B) (C) (D)
- 歷史考察隊從西安出發,要循古絲路前往舊稱西域的新疆地區。請問:【題組】34此行勢必經過河西走廊,請問其狹長型的地勢是如何形成? (A)斷層陷落的地塹 (B)河谷出口的沖積扇 (C)冰河作用的U型谷
- 若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式 x2+ax-12a=0 的一根為 3,則 a= (H) ,其方程式的另一根為多少? (I)
- 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題組】(1) 3(x-2)(x+5)=0,則 x= (C)
- 「這個都市位於長江中游,交通便捷,已發展成為中部經濟帶的工商大城。」上述都市是下列何者?(A)北京 (B)上海 (C)武漢 (D)重慶
- 【題組】西部吳爾:「由於市場需求,加上農業技術進步,新疆的棉花產量居全國第一。」(A)O(B)X
- 【題組】承上題,該牲畜是下列哪一少數民族的重要資產? (A)漢族 (B)回族(C)蒙古族 (D)藏族
- 如果小鷺 3年前年齡的平方恰好等於9年後的年齡,則小鷺今年 (G) 歲
- ◎ 承上題,因應缺水問題,中國推動「南水北調」工程,將( 25 )流域的水調到( 26 )流域以解北方乾渴之需。【題組】(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松花江
內容推薦
- 承上題,圖中的分界線與下列哪一項中國地理特徵一致?(A)一月均溫18℃ (B)年雨量750毫米 (C)一月均溫0℃ (D)年雨量500毫米
- 【題組】31某種經濟作物收成時忌雨,傳統上華北是產區,但近年因新疆條件更好所以轉以新疆為主要產區,請問此經濟作物為何? (A)花生 (B)小麥 (C)棉花 (D)茶葉。
- 【題組】(A)黃河 (B)長江 (C)珠江 (D)海河
- 【題組】「古絲路必經之地,駱駝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上述是圖中何處的地理特徵?(A)甲 (B)乙 (C)丙 (D)丁
- 右圖是某周刊專題報導中的插圖 —「地球上貼了一個標籤」,該圖表達了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上扮演著哪一項重要的角色? (A)世界矽谷(B)世界公園 (C)世界工廠 (D)世界市場
- 蒙新地區具有多元文化的色彩,為當地的觀光資源增添不同的面貌,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32蒙新地區之所以擁有多元文化面貌,主要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大? (A)政策 (B)地形 (C)氣候 (D)位置。
- 「南水北調」工程完工後,中國的水資源將可互通有無,因此下列何種說法是正確的? (A)上海人喝海河水 (B)重慶人喝珠江水 (C)天津人喝松花江水 (D)北京人喝長江水
- 【題組】因環境惡劣,牧民必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該生活方式分布於圖中何處?(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 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每人平均GDP仍偏低,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資金不足 (B)資源缺乏(C)人口眾多 (D)天然災害頻仍
- 【題組】(2) (x+5)2-17=0,則 x= (D)
- (二)右圖是中國四大高原分布圖,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何者森林覆蓋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護,水土流失嚴重?(A)甲 (B)乙 (C)丙 (D)丁
- 中國積極發展經濟,自然環境破壞嚴重。「中國的綠色長城」-三北防護林工程,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項治理措施。下列何者不是該工程的主要治理目標?(A)荒漠化 (B)沙塵暴 (C)洪水氾濫 (D)水土流
- 【題組】(3) 3x2+5x+1=0,則 x= (E)
- 【題組】何者草原退化,引發嚴重的沙塵暴災害?(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何者受溶蝕作用及流水侵蝕影響,地表崎嶇,不利農耕?(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何者地勢高峻、多凍土,環境負載力低,濫墾、濫牧、濫伐使環境更加脆弱?(A)甲 (B)乙 (C)丙 (D)丁
- (三)右圖是中國三大經濟帶分布圖,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依發展程度,經濟水準由高到低依序為下列何者?(A) 甲>乙>丙 (B) 乙>丙>甲(C) 丙>乙>甲 (D) 甲>丙>乙
- 【題組】承上題,造成該地區荒漠化的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A)氣候變遷 (B)過度放牧 (C)過度農耕 (D)南水北調
- 【題組】何者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且工資較低廉,成為外資積極投入的新興地區? (A) 甲 (B) 乙 (C) 丙
- 一、1970 年後,一種非線性動力,或稱非均衡系統模式的典範產生,最具代表性的即為渾沌理論,試述渾沌理論的意涵及其基本理念。 (25 分)
- 南亞的印度半島冬季時乾燥少雨的原因應為何? (A)涼流流經 (B)副熱帶高氣壓籠罩 (C)北面高山阻擋水氣 (D)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 【題組】中國推動「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政策,是為了解決哪個經濟帶能源不足的問題? (A) 甲 (B) 乙 (C) 丙
- 花媽到東南亞某國旅遊,回國後興奮地對朋友誇耀說:「我從北半球玩到南半球,而且每天出門都腰纏萬貫因為幣值很低……」從上述研判,花媽最有可能到下列哪個國家旅遊才會有此經歷? (A)印尼 (B)泰國
- 【題組】「非洲因某地形的阻隔,導致南、北部的族群與文化差異甚大…」根據上述,請問某地形是指【圖 1】中何處?(A)A (B)B (C)C (D)D
- 【題組】中國推動經濟改革,最早開放的地區是 (A) 甲 (B) 乙 (C)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