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有五個原子的中子數、質量數如下表所示,則下列哪組原子屬於同一種元素?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丙丁
(D)丙丁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有一質量為400g的鐵製容器,裡面裝了100g的某液體,今以一穩定熱源提 12000 cal的熱量給鐵製容器,使其內液體溫度從50 ℃升至80 ℃,然後再將400g、10℃的水倒入容器中。若液
- 某電中性原子得到2個電子,下圖為該原子得到電子結構的示意圖,則該電中性原子的質量數最接近下列何者? (A) (B) (C) (D)18
- 1998年12月,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使用鈣原子與鐠原子融合成 。關於此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Fl的原子序為175 (B) Fl的電子數為289 (C) Fl的中子數
- 將NaHCO3加熱分解,依據道耳頓的原子說,其生成物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種?(A) CO2 (B) H2O (C) NaCl (D) Na2CO3
- 關於原子結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乙.所有原子由電子、質子、中子組成丙.電子運動的範圍可視為原子大小丁.電中性為中子數目與質子數目相等(A)僅甲乙 (B)僅甲丙 (C)甲
- 如表,為甲、乙兩個不同物體的初溫與比熱。兩者的質量皆為100g,以每秒200cal的穩定熱源同時分別對兩者加熱,且熱量散失不計,則兩物體在加熱後多少秒達到相同溫度(過程中,物體維持同一狀態)?
- 已知某元素活性很強,可與水發生反應,且反應後的水溶液呈鹼性,下列關於此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第2族,鹵素。(B)第17族,鹼土金屬族。(C)第16族,鹼金屬族。(D)第1族,鹼金屬族。
- 門得列夫提出最早的元素週期表時,是依據哪一項的大小來排列週期表上的元素?(A)原子量 (B)原子序 (C)中子數 (D)電子數
- 貝吉塔取質量100公克、溫度20℃的水、銅、銀和鉛四種物質,其比熱值如表所示。這四種不同的物質,由同一溫度加熱至80℃時,請問哪一個物質吸收的熱量最少? (A)銀 (B)鉛 (C)銅 (D)
- Al、Cu、C、Cl、Hg、S、Br,請問以上哪些為金屬元素? (A) Al、Cu、C (B)C、Cl、Hg(C) Al、Cu、Hg (D)C、Cl、S。
內容推薦
- 以同一熱源分別加熱不同質量M1與M2的水,其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關係如圖,則M1與M2的大小關係為何? (A)M1>M2 (B)M1=M2 (C)M1<M (D)無法判斷。
- 航空公司禁止旅客攜帶水銀溫度計登機,除了水銀有毒之外,還因為水銀接觸飛機機身後,容易形成合金,使機身強度變弱,造成飛安問題。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水銀即為汞,元素符號Ag(B)水銀廢棄物需回
- 將一杯50 g、80 ℃的熱水倒入量熱器中,會使量熱器中150 g的水溫上升 5 ℃,再倒入同樣一杯 50 g、80 ℃的熱水,則量熱器中的水溫將會再上升若干℃?(不計熱量散失)(A) (
- 【題組】編號118 的元素 Og(气奧ㄠˋ)於2016年正式加入元素週期表,關於元素 Og下列何者正確?(A)Og是相當穩定的元素(B)Og屬於超重元素(C)Og於常溫下極有可能以液體的狀態存在
- 【題組】考古學家在同德國中發現未知生物的化石,利用碳-14定年法發現此化石所含的碳-14已變為原本的0.25倍,則此生物生存的時間最可能為下列何者?(A) 2900年前 (B) 5800年前(C
-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會平分底邊,且一定會垂直底邊。(A)O(B)X
- 有一反應的反應式為: 反應前後的質量如附表所示。表中 X、Y 的數值分別為下列何者? (A) X=7,Y=1(B) X=8,Y=0(C) X=7,Y=0(D) X=8,Y=1
- 已知碳的原子量為 12,則 12 公克的碳含有 X 個碳原子,而 3 莫耳碳原子的質量是 Y 公克,請問 X 與 Y 應為下列何者?(A) X= 6×1023,Y=36 (B) X= 6×102
- 阿豐看到一篇有關節能減碳的文宣,決定將學校裡的白熾燈全部改為某種較省電的燈具,附圖為該文宣的部分內容,文宣中的白熾燈可以用下方同一欄中的較省電燈具來取代。阿豐利用此文宣,計算出他更換 600 盞
-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桶裝瓦斯主要成分為丙烷(C3H8),丙烷與氧氣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假設一桶 44 公斤的丙烷完全燃燒用盡,則將會產生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原子量:H=1,C=12,O=1
- 下列關於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氧活性大的元素可做還原劑 (B)對氧活性小的元素可做還原劑(C)對氧活性大的元素,其氧化物可做氧化劑 (D)對氧活性小的元素,其氧化物可做還原劑。
- 小哲配製相同濃度的糖水、食鹽水及醋酸。結果因為忘記貼上標籤,所以把三杯水溶液搞混了。於是小哲使用下圖的裝置進行檢驗,發現只有甲杯水溶液無法使燈泡發亮,只有乙杯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則關於這三杯溶
- 關於電解質的說法,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酒精易溶於水,所以是電解質 (B)固體的食鹽不能導電,所以食鹽不是電解質(C)銅線可以導電,所以銅是電解質 (D)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可以導電,所以
- 下列有關高爐煉鐵的原理說明,何者錯誤?(A)由高爐製出的鐵為生鐵,含碳量高 (B)反應中,鐵的氧化物發生還原,而碳發生氧化(C)鐵對氧的活性大於碳,可作為還原劑 (D)灰石所形成的熔渣可防止高溫
- 已知某原子 X 之質子和中子的數目分別為 17 與 18,則此原子所形成的離子 X-,應具有的電子數目為多少?(A)16 (B)17 (C)18 (D)19。
- 下列關於鈉離子(Na+)和鈉原子(Na)的比較,何者正確?(A)電子數相同(B)化學性質相同(C)質子數相同 (D)鈉原子獲得一個電子後,形成鈉離子。
- 某一水溶液中混有 0.2 莫耳氫氧化鈉(NaOH)及 0.1 莫耳氯化鈣(CaCl2)水溶液,則溶液中帶正電荷的總粒子數目與帶負電荷的總粒子數目比為多少?(A) 1:1 (B)1:2 (C)2
- 甲.銅;乙.食鹽水溶液;丙.氯化氫水溶液;丁.硫酸銅水溶液;戊.氫氧化鈉水溶液;己.酒精水溶液;辛.硝酸鉀水溶液;庚.蔗糖。上述物質有幾個為電解質?(A) 7 (B) 6 (C)5 (D) 4
- 有食鹽、碳酸鈉與蔗糖三種固體,任意標示為甲、乙、丙,以附表的實驗步驟檢驗並記錄實驗結果。依結果判斷,甲、乙、丙依序為何種物質? (A)食鹽、蔗糖、碳酸鈉 (B)碳酸鈉、食鹽、蔗糖(C)蔗糖、碳
- 鎂帶、硫粉、鈉、鉀、碳粉、銅箔;以上六種物質在空氣中加熱氧化後的生成物,溶於水中後會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共有幾項?(A) 1 項 (B) 2 項 (C) 3 項 (D) 4 項。
- 「金屬鈉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燒,所以燃燒不一定只發生在空氣或純氧中。」關於此敘述的判斷及解釋,下列何者正確?(A)敘述正確,鈉可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氧氣,幫助燃燒(B)敘述正確,鈉的活性大於碳,可
- 【題組】鎂和氧化合時所需的質量比為多少?(A) 3:2 (B)2:1 (C) 1:2 (D)2:3。
- 【題組】需要鎂和氧氣各多少公克,可以燃燒生成 2 公克的氧化鎂?(A)鎂 0.8 公克、氧氣 2 公克 (B)鎂 0.6 公克、氧氣 0.4 公克(C)鎂 4 公克、氧氣 0.6 公克
- 生活中常可見到許多氧化劑及還原劑,以下各種物質用途之敘述,何者錯誤?(A)胡蘿蔔素、維生素 C、維生素 E 等物質常作為藥物、食品的抗氧化劑(B)二氧化硫可用於竹筷與金針菇的漂白,屬於還原劑(
- 已知甲和乙二種物質反應生成丙和丁,其反應式如下所示,附表是甲和乙反應的一組實驗數據,若改取 12 公克的甲與 7 公克的乙進行上述反應,最多可以生成多少的物質丁?3 甲+乙→2 丙+2 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