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愈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歐陽文忠公文集‧送徐無黨南歸序》)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此段文意?
(A)草木、鳥獸、眾人、聖賢皆有死,因此死不足懼,應當以平常心看待
(B)死有輕如鴻毛與重如泰山之別,而草木、鳥獸、眾人之死則多屬前者
(C)眾人之中只有聖賢的生死最獨特,因為生時必有異象,死後定能不朽
(D)聖賢之所以歷世而猶不朽,就在於能完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件大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5504
統計:A(123),B(135),C(53),D(170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