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閱讀測驗: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關於本詩的說明何者有誤?
(A)這是一首借題發揮抒愁的詩
(B)此詩一韻到底
(C)「蓬萊文章建安骨」是讚美校書叔雲的文章有建安的風骨
(D)最後兩句可說是全詩的主旨,是李白浪漫精神的表現。
(A)這是一首借題發揮抒愁的詩
(B)此詩一韻到底
(C)「蓬萊文章建安骨」是讚美校書叔雲的文章有建安的風骨
(D)最後兩句可說是全詩的主旨,是李白浪漫精神的表現。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2),E(0)
內容推薦
- 圖(四)中圈起的區域所代表的意義為何?(A)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 (B)民初軍閥割據情形(C)抗戰時的親日偽政權 (D)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 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十一月的白芒花〉慣於用淡筆點染,理智而冷靜的敘述外景和內心的互動變化。文中,白 芒花的意象從作者小時即反覆來襲,熟悉,令其動心,實成為父愛的象徵(B)〈笑〉全文以三個微
- 下列「」內的字詞,何者意義完全不同:(A)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北「顧」黃河之流奔,慨然想見古之豪傑(B)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余「區區」處敗屋中,
- 魯迅的小說善於塑造人物來揭露中國社會的黑暗面,寄託諷刺之意,請問下列何者正確?(A)透過孔乙己突顯傳統知識分子的凜然風骨和有所不為的堅持(B)透過小伙計以底層人民的角度觀看孔乙己,深刻描繪孔乙己
- 下列文章節錄自英國培根的論友誼,請你細讀全文後,將錯處再依序加以訂正友誼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友情,然而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和音。在沒有友誼和仁愛的人群中生活,那種苦悶正猶如一句古代拉丁諺語
- 1997 年聯合國在日本京都召集會議,希望規劃一套公平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策略,以達到全球減量的目標。其內容與影響包含下列哪些選項?(A)簽署的 39 個工業國家須按規定指標減少本國溫室氣體排放
- 以下關於〈大同與小康〉的比較,何者正確?(A)(B)(C)(D)(E)
- 下列「」內字詞的意義,何者敘述正確?(A)於我心有「戚戚焉」:指的是心動的樣子(B) 「小學」而大遺:指文字、聲韻、訓詁之學(C)子路「問津」:指的是要求指點人生迷津(D)「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 張小翔發現這幾年台灣人民族意識高漲,各個大學及研究所也開始重視台灣鄉土文學的研究。請根據你對台灣文學的認識,幫張小翔挑選出對台灣文學作家的正確敘述。(A)賴和,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的美譽,作品大
- 下列關於大同與小康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表示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B)「昔者,仲尼與於蜡賓」意謂孔子與賓客同往宗廟祭祀 (C)「刑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中所建構的理想世界與先秦諸子的配對,何者正確?(A)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癈、疾者皆有所養:儒家(B)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
- 以下五句皆有「以」字,請選出用法意義相同者:(A)君子不「以」言舉人(B)視其所「以」(C)各「以」所長,相輕所短(D)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E)不「以」康樂而加思
- (十三)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16.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 下列何者不是孟子認為的大丈夫的行事:(A)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B)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以順為正(D)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E)一怒而諸侯懼,
- 小說創作重要的技巧之一在於情境與氣氛之營造,〈菜園〉一文營造的手法相當特殊,下列文句之闡述,何者說明錯誤?(A)「水清見底,常有小蝦、小魚,魚小到除了看玩就無用處」:平靜氣氛的營造(B)「天色將
- 【題組】關於歷代小說的發展與特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唐代小說已有完整的故事結構,當時盛行短篇之作,通稱為「傳奇」,如元稹〈會真記〉 (B)宋元盛行說書,說書人的底本逐漸演變為可供閱讀的小
- 下列各文句的修辭說明,何者正確?(A)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 婉曲(B)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 借代(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互文(D)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 轉化
- 下列關於〈唐詩選〉詩作內容的分析,何者正確?(A)〈旅夜書懷〉中,一、二句寫遠景;三、四句寫近景,寫景層次分明(B)〈旅夜書懷〉頸聯擴大境界,以襯托詩人的孤單(C)〈金陵酒肆留別〉寫與友離別,深
- 有關拋物線 ,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哪些?(A)頂點為 (B)對稱軸為 (C)準線為 (D)焦點為 (E)正焦弦長為1
- 下列「」內的修辭使用,何者前後不同:(A)「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至於「負者歌於塗,行者休於樹」(B)「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像夢魘,但它是「美麗的夢魘」(C)迨諸父「
- 下列有關<過秦>之敘述,何者正確?(A)本文選自新序(B)本文大量使用的修辭法是對比法(C)最後才點出文章的主旨(D)多用史實排比敘述,少發議論(E)條陳治亂軌跡以為漢武治國借鏡
- 古人常以動物自比心境和處境,如杜甫在〈旅夜書懷〉「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兩句,以鷗鳥寄託自己飄泊不定的感懷。下列詩句的寄託,何者正確?(A) 衡陽初失伴,舊路遠飛單。度隴將書怯,排空作陣難
- 請依據下文中黃蓉對於古文數字的解讀方式,選出下列也以同樣方式解讀的成語。黃蓉問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幾人,少年幾人?那書生愕然道:「《論語》中未曾說起,經傳中亦無記載。」黃蓉道:
- 下列有關〈出師表〉與〈陳情表〉的敘述,何者正確:97 高二國文 5(A)前文以「臣本布衣」為界,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段,重點在忠誠直諫,曉之以理;第二部分為第四段,以自誓明志、動之以情
- 設 ﹐則 f (x) g(x) 與 的最高公因式為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 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永和九年,歲次為癸丑,那麼永和十一年,歲次為何? (A)甲子 (B)甲寅 (C)乙寅 (D)乙卯。
- 若你能通過這十六道迷蹤題目,那恭喜你已登上玲瓏寶塔最高層,得到最後一項寶物【朱雀之冠】。當收齊四樣寶物則將匯聚四神之力,打開天界之門。你的眼前已是南天之門、九宮金闕。當聚仙金鐘敲響之時,你將位列仙班,
- 「玩月之法,皎潔則宜仰觀,朦朧則宜俯視」(張潮《幽夢影》)此說法印證於〈荷塘月色〉一文,宜用何種視角欣賞月色? (A)仰觀 (B)俯視 (C)平視 (D)斜視。
- 黃小晴最近對新詩產生了興趣,深入研究後發發現:詩人們都有銳眼、慧心,善於發掘事物特質,再以鮮活的形象呈現。請你根據這項發現,判斷下列對各詩句摹寫主題的註解,何者正確? (A)戇直的傻小子/幾度落
- 下列關於「近體詩」的敘述,何者正確?(A)近體詩又名「今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B)依句式上來分,可分為五言、七言、雜言(C)依種類來分,可分絕句和律詩,律詩的頸聯、頷聯一定要對仗(D)近
- 在文言文中有所謂「意動用法」的使用,如〈傷仲永〉一文中「邑人奇之」一句。下列例句中,何者不屬於「意動用法」?(A)稍稍「賓客」其父(B)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C)孔子,登東山而「小
- 陳翔翔發現〈岳陽樓記〉一文善於採用對比手法,使文章內容生動又鮮明,因此在文章上寫了眉批,註解自己的發現,請問陳翔翔對〈岳陽樓記〉的了解何者正確? (A)以古之仁人志士看待事物的哲學與今之遷客騷人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中唐韓愈倡導以先秦兩漢的古文,取代六朝以後的駢文,由於柳宗元及其門弟子等人的共同努力,古文終於蔚為一時風氣(B)宋代王禹偁主張寫作古文要師法韓愈、柳宗元,作詩則要學習李
- 下列文句有涉及原因說明者為何?(A)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B)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C)無故加之而不怒(D)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E)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
- 古人為文,文句意義常存在「選擇」性質。如「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即是一例,下列各選項前後相較,何者擇選的是前句?(A)吾寧鬥志,不能鬥力(B)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