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哪兩個構造具有維持細胞形狀的功能?
(A)甲庚
(B)甲丁
(C)己庚
(D)丁庚。
(A)甲庚
(B)甲丁
(C)己庚
(D)丁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由下列位置與時間關係圖、速度與時間關係圖中,哪兩張圖可能為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 如附圖所示,小明將相同的物體沿三種不同途徑,由地面等速度拉到光滑斜面的頂端,則利用何種途徑作功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多。
- 【題組】(2)若將物體置於戊處,有關其成像的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C)倒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18】
- 體育股長峻幃推著質量共 40 公斤的一籃籃球,在水平面的球場上以 20 牛頓的水平推力,使其維持 1 公尺/秒的等速度前進 10 公尺,如下圖。【題組】請問:峻幃所作功的功率?(A) 20 瓦特
- 如附圖所示,小球質量5 kg,靜置於4 m高處,用手輕推,使其沿著光滑軌道,假設不考慮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小球初速為零,g=10 m/s2,若小球在位置2的高度為3 m,則小球在位置2的動能為多少
- ※下圖為某細胞結構圖,根據此圖回答 33-38 題:【題組】有生命中樞之稱,若去除,細胞會逐漸死亡? (A)甲 (B)乙 (C)丙 (D)己。
- 200 公克的棒球,從 10 公尺高自由落下,若棒球的動能增加 16 焦耳,其餘能量轉為熱量散失,則散失的能量應為多少焦耳?(重力加速度=10 m/s2)(A)4 (B)8 (C)16 (D)2
- 甲、乙、丙三個工人,分別將重量比為 1:2:3 的水泥扛到五樓,三者的耗時比為 3:1:1,則三人對水泥所作功率的比為何?(A)1:6:9 (B)1:1:1 (C)3:2:1 (D)9:1:1
- 甲、乙、丙三個工人,分別將同重量的水泥扛到五樓,甲耗時 2 分 13 秒,乙耗時 3 分 05 秒,丙耗時 2 分 30 秒,則三人何者對水泥作功的功率最大?(A)甲 (B)乙 (C)丙 (D
- 手施 40 牛頓的外力將一 2kgw 的重物由地面舉起至 5公尺的樓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g=10 m/s2)(A)手對重物作正功 200 焦耳 (B)重力對重物作負功 10 焦耳(C)合
內容推薦
- 【題組】哪一個構造可以區隔細胞內外,並控制物質的進出? (A)甲 (B)乙 (C)戊 (D)庚。
- 【題組】(3)承上題,若將透鏡上半部塗黑,如附圖所示,使燭光無法穿過透鏡塗黑部分,下列有關燭焰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像只有燭焰下半部,但亮度不變 (B)成像只有燭焰上半部,但亮度不變 (C)
- 【題組】有關「丙」、「己」兩個構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己」存在所有植物細胞內 (B)「己」負責將養分轉換成能量 (C)「丙」為製造葡萄糖的場所 (D)「丙」可利用養分行呼吸作用產生生存
- 【題組】何處為膠狀水溶液與各種胞器所組成,是細胞代謝作用的場所? (A)甲 (B)乙 (C)戊 (D)庚。
- 下列哪一種生物,單一細胞能執行的功能最少? (A)新月藻 (B)細菌 (C)人類 (D)草履蟲。
- 深海大王魷從出生到成熟,體型差異很大,試問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此差異? (A)細胞體積增大 (B)細胞數目增加 (C)細胞製造分泌物增加 (D)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間隔變大。
- 已知某車子上有一杯水,以右方為東方,向東方前進,其 v-t 圖如附圖所示,試問在 0~3 秒間和 9~11 秒間時,車上水杯的圖形依序為何? (A)甲、乙 (B)乙、丙 (C)丙、乙 (D)甲
- 【題組】承上題,在此過程中,地面摩擦力作功的情況為何?(A)作正功 (B)作負功 (C)不作功 (D)無法判斷
- 三週前的校慶運動會中,九年級大隊接力,第 20 棒的佐翰以 10m/s 的速率衝過終點線。若佐翰的質量50 公斤,那麼,他抵達終點的動能為何?(A) 500 焦耳(B)2500 焦耳 (C)5
- 下雨時,雨滴從空中等速度下降,關於該雨滴落地前能量變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重力位能漸減,動能漸增 (B)重力位能漸增,動能漸減(C)重力位能漸減,動能漸減 (D)重力位能漸減,動能不變
- ※下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光學顯微鏡,根據此圖,回答第 41-45 題:【題組】下列代號與構造名稱配對,何者錯誤?(A)甲-目鏡 (B)丙-旋轉盤 (C)戊-粗調節輪 (D)壬-光圈。
- 小偉在高 50 公尺之大樓頂使一質量 10 公斤的小球自由落下,若地面位能為零,且過程中無其他外力作用,則離地面 20 公尺時,小球所具有之動能及位能各為多少焦耳?(重力加速度 g=10 m/
- 此胺基酸的絕對組態(configuration)是(A) D, S (B) D, R (C) L, S (D) L, R
- 關於能量及其轉換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力學能守恆不一定任何狀況下都會成立 (B)能量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會憑空消失 (C)水力發電是利用水的重力位能轉換為電能的原理 (D)電能只可以轉換
- 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以何種形式交界,使臺灣島不斷抬升? (A)錯動性交界 (B)張裂性交界(C)聚合性交界 (D)兩板塊間無相對運動。
- 下列關於臺灣地形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位於強烈的板塊張裂帶,陸地抬升快速,地勢陡峭 (B)臺灣西部地勢較陡峭,東部較平緩 (C)由於板塊的擠壓作用使臺灣西部多為變質岩 (D)臺灣島位在聚
-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造成板塊移動的力量來自下列何者? (A)海水潮汐的作用 (B)大陸漂移的推力 (C)軟流圈的熱對流作用 (D)地球冷卻收縮的力量。
- ◎附圖為某處板塊構造之示意圖,請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圖中海溝與中洋脊兩側的地殼種類,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海溝兩側皆為海洋地殼 (B)中洋脊兩側皆為大陸地殼 (C)海溝一
- 【題組】下列關於圖中甲、乙、丙三處地殼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丙最早形成,乙次之,甲最晚 (B)三者同時形成 (C)三者的主要組成岩石都是玄武岩 (D)丙最先隱沒,乙次之,甲最晚
- 【題組】關於海溝與中洋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兩者都是海底火山 (B)兩者都屬於同類型的板塊邊界 (C)兩者週邊皆常出現地震 (D)兩處皆有地層受擠壓形成的褶皺山脈
- 附圖是固體地球表面附近的垂直分層結構圖,請問板塊的範圍涵蓋圖中哪些部分? (A)甲乙 (B)丙丁(C)甲乙丙 (D)乙丙丁。
- 【題組】若以「辛」物鏡來觀察物體,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與使用「丁」物鏡相比,能觀察到的細胞較大 (B)與使用「丁」物鏡相比,能觀察到的視野範圍較大 (C)光源相同時,與使用「丁」物鏡相
- 有四個質量相同且沿直線運動的木塊甲、乙、丙、丁,其運動狀態分別如下: 甲向南移動且速率每秒增加 1 m/s;乙向南移動且速率每秒減少 2 m/s; 丙向北移動且速率每秒增加 3 m/s;丁向北移
- 下圖為古代的水井取水裝置「轆轤」,可以類比最下圖的輪軸。設其輪與軸的半徑比為 4:1,水桶與水的總重 20kgw,不考慮摩擦力的情況下,人持續施力 F 至少要多少?才能把整桶水捲上來 (A)4
- 沙漠中溫度為40℃,馬蓋仙向著遠處的路人求救,此時距離馬蓋仙8公里的路人大約會在幾秒後聽到求救聲?(聲速=331+0.6T m/s) (A)(B)(C)(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