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   三國時代,孫權為了討回荊州,接受周瑜獻計,假意稱願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劉備,要劉備過江迎娶。諸葛亮為使孫權假戲真做,便請位老師傅做了種配有龍鳳圖案的大喜餅,分送給東吳的民眾和孫權的將士,並編出歌謠:「劉備東吳來成親,龍鳳喜餅是媒證。」同時又命人在東吳境內放風箏,上面懸掛著「孫劉兩姓合婚」,不到幾天功夫,城裡老幼都知道劉備到東吳成親的事了。之後男女婚聘爭相仿效,送餅通知親友,男女雙方不得食言反悔,約定成俗,此即「喜餅」的由來。    從此,「龍鳳喜餅」成了老百姓娶親嫁女的至上禮品。在閩東南也有送喜餅的習俗,這兒稱喜餅為禮餅,一直是男女訂婚的聘禮,而且禮餅還是中秋佳節敬老人的佳品。我國南方甚至有「禮餅方為禮,其他不為禮」的說法。   喜餅是中國訂婚禮俗中留下的禮制,也是男方至女方家下聘的重要聘禮。女方收到喜餅後,分贈給至親好友,一方面沾染些喜氣;另一方面也是「公告周知」。 (改寫自網路文章)
9. 根據本文所述,下列何者正確?
(A)劉備為與孫權結盟,提出要迎娶孫權之妹
(B)喜餅是孫權命人設計,為妹妹所置辦的嫁妝
(C)喜餅由女方準備,用來致贈親友
(D)辦婚事時贈送喜餅公告親友,以示慎重。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