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 閱讀測驗(每題 2 分)第一篇: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別帶了八十五歲的父親去聽。……遙遠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場上連年交戰。楊四郎家人一一壯烈陣亡,自己被敵人俘虜,娶了敵人的公主,在異域苟活十五年。鐵鏡公主聰慧而善良,異鄉對兒女已是故鄉,但四郎對母親的思念無法遏止。悲劇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潛回宋營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鬥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間,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父親十六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下,挑了兩個空竹簍到市場去,準備幫母親買菜。路上碰見國民黨政府招兵,這十六歲的少年放下竹簍就跟著去了。此後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離,在兩岸的鬥爭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見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紙巾。---(龍應台〈為四郎哭泣〉,選自《龍應台的香港筆記》,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5. 依據文中所提供的線索,龍應台的父親哭泣的原因是?
(A) 楊四郎的故事有如他自己的身世遭遇。
(B) 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日後恐怕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好戲了。
(C) 知道自己有龍應台這樣孝順的女兒,感到欣慰。
(D) 突然為自己離鄉背井、到頭來一無所有的人生感到不值。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057
統計:A(565),B(7),C(11),D(66),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