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21 在甲、乙兩人的艾吉渥斯箱形圖(Edgeworth box)中的契約線(contract curve)上:(A)延著契約線移動,兩人均會較以前的狀態更好(B)延著契約線移動,如果甲較以前的狀態更好
- 22 下列何者並非投票矛盾性(voting paradox)的內涵?(A)投票結果可能發生循環(cycling)現象 (B)投票結果可能被操縱(C)投票結果不確定 (D)選民常常不去投票
- 23 a、b 兩種財貨為互補財,且分別由不同的國營事業生產。若政府補貼 a 財貨,使其售價低於邊際成本,則 b 財貨應如何訂價,方能極大化社會福利?(A) P > MC (B) P = MC (
- 24 對於身心障礙者之車輛免徵使用牌照稅,屬於下列何種方式之社會福利措施?(A)現金補貼 (B)價格補貼 (C)社會救助支出 (D)稅式支出
- 25 下列何種財貨在消費上的「敵對性」(rival)最強?(A)廣告看板 (B)有線電視 (C)無線電視 (D)路邊的停車位
- 2 為矯正政府間「垂直的財政不平衡」,應採下列何種補助款?(A)定額特定補助 (B)配合特定補助(C)一般補助(D)平準補助
- 3 下列何種情況下,公共財應由地方政府提供為宜?(A)利益範圍擴及全國性(B)地區居民偏好具異質性(C)人口移動頻繁性(D)完全不具敵對性
- 4 林達爾((E) Lindahl)認為在那一種財源融通原則下,若以票決方式決定公共財提供量,則可達到一致決的結果?(A)水平公平原則(B)垂直公平原則(C)受益原則(D)效率原則
- 5 在公共選擇理論中,下列何者為解釋政黨競爭之模型?(A)亞羅模型(Arrow model)(B)唐斯模型(Downs model)(C)林達爾模型(Lindahl model)(D)尼斯坎南模型(N
- 6 在社會選擇論中,下列何人認為無法形成集體決策的偏好:(A)亞羅(Kenneth Arrow) (B)杜洛克(Gordon Tullock)(C)布坎南(J. M. Buchanan) (D)尼斯坎
- 7 根據尼斯坎南(W. A. Niskanen)之官僚模型的主張,政府支出規模決定於:(A)邊際成本=邊際利益(B)平均成本=邊際利益(C)平均成本=平均利益(D)總成本=總利益
- 8 下列何種理論主張政府是為達到個人目的所創造的工具,個人是社會的中心?(A)國家機械論(mechanistic view)(B)自由主義論(liberalism)(C)國家有機體論(organic
- 9 根據淨資產增加說的概念,下列何種所得尚未包括在我國綜合所得稅課稅範圍之內?(A)利息所得(B)房屋交易所得(C)土地交易所得(D)租賃所得
- 10 在維持既定公共支出的水準下,衡量提高稅課收入對不同家計部門之稅負分配,謂之:(A)絕對租稅歸宿 (B)預算歸宿(C)差異性歸宿(D)法定歸宿
- 11 其他情況不變,對土地的收益課稅而導致土地價格下降,此現象稱為:(A)租稅旁轉(B)租稅散轉(C)租稅資本化(D)租稅消轉
- 12 個人因被課徵所得稅以致淨工資收入減少,使勤勞工作的意願降低,休閒時間增加,此現象稱為:(A)替代效果 (B)休閒效果(C)所得效果(D)勤勞效果
- 13 根據李嘉圖的看法,若每年對土地之收益課徵土地稅,則租稅之歸宿(incidence)為何?(A)土地產出之消費者(B)使用土地之租用者(C)土地稅之繳納者(D)開徵土地稅前擁有土地之所有權人
- 14 民國94年7月1日開始之勞工退休制度係採用下列何種制度?(A)隨收隨付制 (B)個人帳戶制(C)賦課制(D)確定給付制
- 15 有人認為,由於公共年金制度(或社會安全制度)的實施,會增加後代子孫的負擔,致使人因而增加儲蓄,此種效果稱為:(A)遺產效果(bequest effect)(B)財富替代效果(wealth sub
- 16 下列那一學者認為當有特定事件發生後,公共支出的成長會具有類似階梯狀增加的位移效果?(A)史蒂格勒(G. Stigler) (B)布坎南(J. M. Buchanan)(C)魏斯曼(J. Wise
- 17 在簡單多數決的投票法則下,票決結果導致循環多數現象的原因是:(A)選民對議案具有多峰偏好(B)選民對議案具有單峰偏好(C)選民按受益原則分攤公共財成本(D)選民對議案的認知不清
- 18 依我國現行預算法規定,政府預算設置第一預備金,其金額上限為各機關經常支出總額的:(A) 0.5% (B)0% (C)0% (D)0%
- 19 李嘉圖等價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認為在既定的政府支出下,那兩種財源融通方式的經濟效果相同?(A)課稅與公債融通 (B)課稅與貨幣融通(C)發行公債與貨
- 20 根據我國現行預算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政府舉債收入屬於歲入經常門(B)政府舉債收入屬於歲入資本門(C)政府舉債收入不屬於歲入(D)政府舉債收入不屬於預算收入
- 21 若其他條件不變,一項生產行為產生的社會成本為350元,私人成本為250元,則其結果為:(A)市場產量太少(B)市場產量太多(C)社會最適產量(D)市場價格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