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學
- 3 下列有關公共財的社會總需求曲線之敘述,何者正確?(A)是公共財的平均利益曲線 (B)是公共財的總利益曲線(C) 是個別需求曲線縱向加總而得 (D)是個別需求曲線橫向加總而得
- 4 形成自然獨占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A)外部性 (B)規模經濟 (C)擁擠成本 (D)排他性
- 5 若消費者有坐享其成(free riding)心態,將會導致公共財:(A)提供過多 (B)提供不足 (C)會以最適數量提供 (D)低估成本
- 6 政府以舉債方式融通公共支出,使得利率上升,投資減少的現象稱為:(A)財政幻覺 (B)稅式支出 (C)排擠效果 (D)集中效果
- 7 根據尼斯坎南(W. Niskanen)的官僚模型,下列何者為官僚所追求的目標?(A)預算規模最大 (B)社會福利最大 (C)廠商利潤最大 (D)邊際效用最大
- 8 下列何者為亞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成立的條件之一?(A)無獨裁者的情況(non-dictatorship) (B)邊際產量遞減(dim
- 9 利益團體運用遊說或關說的方式,企圖影響政府所採取的管制措施以獲取利益,這種現象稱之為:(A)競租(rent seeking) (B)選票互助(logrolling)(C)自然獨占(natural
- 10 依據布坎南(Buchanan)與杜洛克(Tullock)之最適多數決理論,若通過門檻愈高,則下列何者正確?(A)政治外部成本愈低,決策成本愈低 (B)政治外部成本愈高,決策成本愈低(C)政治外部
- 11 負所得稅制度對於所得低於濟貧標準之勞動者的工作與休閒影響為:(A)實施負所得稅的替代效果使工作意願提高,休閒減少(B)實施負所得稅的所得效果使工作意願提高,休閒減少(C)實施負所得稅的替代效果使
- 12 若國民年金的財源規劃為當期支出完全以當年收入來支付,不動用以前年度的資金,亦不累積基金供未來支付,財務收支以逐年平衡為目標,此種財源籌措方式稱為:(A)提存準備制 (B)隨收隨付制 (C)事先儲
- 13 假設一經濟體系只有兩財貨:商品 X、商品 Y 與兩要素:勞動 L、資本 K,而 X 為資本密集性商品,Y為勞動密集性商品,倘若政府只對 X 商品課稅,則下列有關其經濟效果之敘述,何者正確?(A)
- 14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關於從價稅與從量稅之經濟效果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兩者效果相同(B)為獲得相同稅後價格與稅後數量,則從量稅稅收大於從價稅稅收(C)為獲得相同稅後價格與稅後數量,則從
- 15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對需求曲線呈現水平的物品課從量稅,則其稅負由誰負擔?(A)由需求者負擔 (B)由生產者與需求者共同分攤(C)由生產者負擔 (D)由政府來吸收
- 2 政府若不採取任何政策,下列何種情況下的產出是在邊際社會利益小於邊際社會成本下的產出水準?(A)殊價財(merit goods)的市場 (B)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外部污染(C)消費的過程中會產生正的外
- 16 下列有關貨物稅課徵的敘述,何者正確?(A)對需求彈性大的產品課徵貨物稅,所產生的無謂損失愈大(B)對需求彈性大的產品課徵貨物稅,所產生的無謂損失愈小(C)對供給彈性大的產品課徵貨物稅,所產生的無
- 3 一般而言,最常用來衡量政府規模大小的指標是:(A)公務人員的人數(B)政府支出占 GDP 的百分比(C) 政府產出占 GNP 的百分比(D)國營事業產值占 GNP 的百分比
- 17 下列有關課稅效率原則的敘述,何者錯誤?(A)若財貨間互為獨立,則可採複式稅率(B)若財貨間互為代替品,則可課徵單一稅率(C)若財貨間互為獨立,則需求彈性大者應課徵較高稅率(D)追求無謂損失最小的
- 4 下列何者具純粹公共財性質?(A)高速公路 (B)有線電視 (C)燈塔 (D)公園
- 18 租稅的課徵會產生效率損失,其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效果所致?(A)所得效果 (B)財富效果 (C)替代效果 (D)所得分配效果
- 19 為矯正地方公共財之外溢效果,下列那一種補助方式最有效?(A)條件式無配合補助 (B)條件式相對配合補助(C)不附條件相對配合補助 (D)總額補助
- 5 下列何者敘述正確?①公共財一經提供,則每個人從中所獲得的邊際利益皆相同 ②公共財必須由政府生產 ③公共財的總需求線為個人需求線的垂直加總 ④公共財一經提供後,多一個人使用邊際成本為零之性質,稱為非
- 20 下列何者不是丁波特均衡(Tiebout equilibrium)之結果?(A)在每一個丁波特均衡社區當中所居住的每一個人,其偏好將相同(B)不會發生免費享用(free riding)的問題(C)
- 6 對平均成本遞增的獨占廠商採訂價管制,下列何者最有經濟效率?(A)平均成本訂價法 (B)邊際成本訂價法 (C)總成本訂價法 (D)固定成本訂價法
- 下列有關財政餘利(fiscal residuum)之敘述何者錯誤?(A)財政餘利大的地區會吸引其他地區居民遷入(B)財政餘利是個人享有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減去個人租稅負擔的差額(C)財政餘利一
- 22 假設其他情況不變,下列何者會使得地方最適財政規模較大?(A)居民對地方公共財偏好差異性愈小,且提供公共財的規模經濟程度愈小(B)居民對地方公共財偏好差異性愈大,且提供公共財的規模經濟程度愈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