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 〈荊元軼事〉 節錄自《儒林外史》吳敬梓有一個是做裁縫的。這人姓荊名元,五十多歲,在三山街開了一個成衣舖。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餘下來的功夫,就彈琴寫字,也極喜歡做詩。朋友和他相與的問他道:「你而今既要做雅人,為什麼還要做你這貴行?何不同些學校中人相與相與?」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為性情相近,故此時常學學。至於我們這個賤行,是祖父遺留下來的,難道讀書識字,做了裁縫就沾汙了不成?況且那些學校中的朋友,他們另有一種見識,怎能和我相與?而今每日尋得六七分銀子,吃飽了肚,要彈琴、要寫字,諸事都由得我,又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朋友們聽了他這一番話,也就不和他親熱。一日,荊元吃過了飯,思量沒事,一逕踱到清涼山來。這清涼山是城西極幽靜的所在。他有一個老朋友,姓于,住在山背後。那于老者也不讀書,也不做生意,養了五個兒子,小兒子也有二十多歲,老者督率著五個兒子灌園地,就在那旁邊蓋了幾間茅草房,手植的幾棵梧桐,長到三四十圍大。老者看著兒子灌了園,也就到茅齋生起火來,煨了茶吃著,看他園中的新綠。這日,荊元步了進來,于老者迎著道:「好些時不見老哥來,生意忙得很?」荊元道:「正是,今日纔打發清楚些,特來看看老爹。」于老者道:「恰好烹了一壺現成茶,請用一杯。」斟了茶送過來,荊元坐著吃,道:「這茶色香味都好,老爹,卻是哪裡取來的好水?」于老者道:「我們城西不比你城南,到處井泉,都是吃得的。」荊元道:「古人動說『桃源避世』,我想起來,哪裡要什麼桃源,只如老爹這樣清閒自在,住在這樣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現裡的活神仙了!」
5.朋友們聽了荊元的話,為何不再和他親熱?
(A)尊重他的特立獨行
(B)鄙視他自甘卑微
(C)做裁縫工作太忙    
(D)捨不得讓他花費太多錢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