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下列關於白居易的典故,何者不正確? 
(A)白居易自幼聰慧,能「默識之無」 
(B)白居易壯年時期好佛,曾與洛陽香山寺僧如滿結「香火社」 
(C)白居易刻苦勵學,竟至「口舌成瘡,手肘生胝」 
(D)「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表示白居易的詩能反映社會現實。因為流蘇有四個花瓣【閱讀題】 臺北市植物園有一區荷花塘,盛夏時荷葉搖曳生姿、亭亭如蓋,荷花凝聚精神、朵朵含輝。我曾為它寫下「記得瀟瀟池上雨,八方會奏佳音,黃羅傘下契談心,荷花相品鑑,妙語共低吟」的句子;我也曾在歷史博物館的樓上,憑欄而望,感受到它「滿塘光彩飛臨」和「瑞氣駐園林」的亮麗和喜悅。然而時值秋冬,則枯枝敗葉,零落雜陳,池水為之無波而混濁,真是蕭條異常,淒涼無限,不禁使我想到「何時盛年去,懽愛永相忘」,因而惆悵萬端。直到一天晚上,藝術館的表演散場後,我踏著月又去憑弔這曾經「榮耀」一時的荷塘,在朦朧的光影下,更是不忍卒睹;但也在這最黯然的一刻,心中忽地豁朗,因為我悟得了「春蘭秋菊,功成者去」的道理。  荷花榮耀於盛夏,就和春蘭秋菊冬梅一樣,方其當令之時,則煥發華釆,為大地造就許多欣欣然的氣息;而方其委運零落,豈不正是它功成身退之時?我們如果能賞其煥發時的「華釆」,又焉能不敬其零落時的「功成」?如此一來,煥發之時固足喜,而零落之際亦不足悲了。畢竟生命的光熱是曾經適時的迸發散播過的。(曾永義 春蘭秋菊)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2),C(3),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