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對於民國 100 年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工作者在67人以上,應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
(B)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員工在30人以上,應進用至少 3%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
(C)公營停車場應保留5%停車位為身心障礙者的專用停車位
(D)身心障礙者可享用承租國宅的優先權
(A)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工作者在67人以上,應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1%
(B)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員工在30人以上,應進用至少 3%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
(C)公營停車場應保留5%停車位為身心障礙者的專用停車位
(D)身心障礙者可享用承租國宅的優先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50831
統計:A(452),B(29),C(43),D(78),E(0)
內容推薦
- 2 下列何種女性主義論點認為改變國家既有的立法及制度可以改善性別平等現象?(A)自由主義女性主義(B)社會主義女性主義(C)激進主義女性主義(D)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 19 對於身心障礙者觀點的發展,下列那一項觀點或政策發展的年代最晚?(A)社會福利觀點(B)障礙者權益宣言(C)聯合國身心障礙者十年計畫(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11 面對福利國家財務危機,世界銀行倡議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建議老年經濟安全保障採取五柱(pillars)式設計。有關世界銀行的五柱年金設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第零柱(或底柱)採殘補式的全民年金或
- 西亞地區多數的房屋,牆很厚,門窗也很小。這種景觀和下列哪一地理因素最有關係?(A)地形 (B)政策 (C)氣候 (D)產業
- 民事訴訟第一審之被告遭受訴法院宣判敗訴,欲提起第二審上訴,關於提起第二審上訴之起算點與期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應於法院宣判後 20 日內提起上訴(B)應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提起上訴(C
- 18 就業服務法規定政府應訂定計畫促進特定就業弱勢者之就業,下列何者不是就業服務法優先促進就業對象?(A)初入職場的青年(B)更生受保護人(C)原住民(D)生活扶助戶中有工作能力者
- 10 社會保險制度為各國社會安全制度中所廣泛採用,下列有關社會保險的特性,何者正確?(A)社會保險仍具有保險特性,即必須繳費參加保險始取得權利資格,且保費高低與風險率具有關聯性(B)政府為鼓勵人們參加
- (五)公文橫式書寫中,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的數字書寫,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或「中文數字」?
- 刑法所允許之自力救濟方式,下列何者屬之?(A)自助行為 (B)加倍奉還(C)自利行為 (D)緊急避難
- 17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規定父母、監護人及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者,不得讓幾歲以下的兒童獨處或由不適當人代為照顧?(A)3歲(B)6歲(C)7歲(D)12歲
內容推薦
- 22 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中,就一般戶而言,民眾使用長照服務需部分負擔的比例為多少?(A)10%(B)30%(C)50%(D)70%
- 23 就我國現行的老人福利政策及立法而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建國100年社會政策綱領中強調老人照顧應以居家式與社區式服務為主(B)我國發放之老農津貼屬於普及性福利(C)安養機構係屬於非營利組織(
- 下列何者非為警械使用條例第四條所稱依法應逮捕、拘禁之人?(A) 被拘留人 (B) 現行犯(C) 通緝犯(D) 現行違序人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七條規定,警察無法查證人民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下列有關其規範敘述,何者不正確?(A) 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 (B) 查證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一小時(C
- 24 社會住宅為近年社會所關心的重要社會政策議題之一,下列有關各國社會住宅制度及施行經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住宅常以社會中的經濟弱勢者或特殊人口群體為對象,如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受害者(B)社
- 下列何種情形,警察認有必要時得使用警銬?(A) 醉漢抗拒管束措施時 (B) 將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時(C) 交通違規者不服稽查時(D) 逕行通知違序行為人到場時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有關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查訪之目的,在維護社會治安及防制查訪對象再犯(B) 查訪項目得包括查訪對象之工作、交往及金錢情形(C)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 25 非為重大災害或國際救援的平日情況下,下列何者為「公益勸募條例」中規範不得發起勸募之團體?(A)公立學校(B)行政法人(C)政府機構(D)公益性社團法人
-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法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合法使用警械,行為人無行政及刑事責任,僅有民事責任(B) 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受傷或死亡者,行為人及國家均負補償責任(C) 合法使用警械致嫌
- 「警察人員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槍械,不得逾越必要程度」在學理上稱之為:(A) 合理原則 (B) 恒定原則(C) 比例原則 (D) 責任原則
- 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一次;其為受毒品戒治人者,原則上多久實施查訪一次?(A) 每一個月 (B) 每二個月(C) 每三個月(D) 每六個月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人民不服警察職權之行使時,得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以義務人提出為限(B) 警察認為異議有理由者,應立即停止或更正執行行為(C) 警察認
- 一、請說明社會政策制定的過程通常經歷那些階段?又,以一個特定社會政策之形成為例,論述社會政策的制定受那些因素的影響?(25 分)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警察人員執行盤查勤務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必要時得命相對人高舉雙手 (B) 必要時得命相對人停止舉動(C) 檢查是屬具體公權力措施(D) 如遭抗拒而有受突擊之虞時,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下列何種情形依法得使用警棍制止之?(A) 指揮交通 (B) 疏導群眾(C) 戒備意外(D) 避免非常變故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經處罰執行完畢後,三個月內再有違序行為時,應如何處罰?(A) 得加重處罰(B) 保安處分處罰(C) 從重處罰 (D) 易處拘留處罰
- 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處所,得對人實施查證身分之情形,包括下列何者?(A) 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者(B) 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虞者(C) 著奇裝異服者(D) 滯留於應有停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
- 二、請說明「社會救助法」如何規範受救助的對象資格和提供保障的內容範圍?並試評析這些規範在實務執行上的可能問題。(25 分)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有關警械種類規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警械之種類及規格由行政院定之 (B) 擊昏槍是電氣器械種類(C) 瓦斯槍是噴射器械種類(D) 應勤器械之規格包括警銬、警繩及防暴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人民因執行機關依法實施即時強制之請求損失補償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損失補償,應以金錢或回復原狀為之(B) 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 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違序行為後、裁處前法律有變更者,採取何種原則?(A) 採從輕原則(B) 採從新原則(C) 以從輕為原則,從新為例外 (D) 以從新為原則,從輕為例外
-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之敘述,何者正確?(A) 該法所稱深夜,係指凌晨零時至五時而言(B) 該法所稱查禁物,係指刑法第三十八條所定之違禁物(C) 該法第七十二條所稱噪音,係指噪音管制法令規定
- 右圖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圖中哪一點位於大陸棚區?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對警察所為處分之行政救濟敘述,何者正確?(A) 對交通違規處分之訴願 (B) 對扣留物品處分之訴願(C) 對不准集會遊行申請處分之申復(D) 對違序裁罰處分之聲明異議(E) 對服務機關人事申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有關怠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 怠金之課處以有不行為義務而為之者為限(B) 最高可處新臺幣三十萬元(C) 得連續課處(D) 逾期未繳納者得移送行政執行處執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