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尿的形成是連續的,而尿液的排出是間斷的,其原因為
(A)腎小球的過濾作用是間斷的
(B)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是間斷的
(C)膀胱有儲存尿液的功能
(D)輸尿管有儲存尿液的功能。
(A)腎小球的過濾作用是間斷的
(B)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是間斷的
(C)膀胱有儲存尿液的功能
(D)輸尿管有儲存尿液的功能。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有關膠體溶液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膠體溶液中之分散質顆粒比真溶液中之溶質顆粒大 (B)硫化鎘膠體溶液的凝聚:加Al(NO3)3(aq)之效果比Na3PO4(aq)好 (C)膠質粒子可散射光
- 下列有關擴散作用與滲透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滲透作用就是水分子通過選擇性通透膜的擴散作用 (B)擴散作用與滲透作用最終將會達成一靜態平衡 (C)擴散作用是分子由分子濃度較高處向分子濃度較
- 我們所喝的水,部分形成尿液,這些水可以不經過哪條血管? (A)肝門靜脈 (B)大動脈 (C)肺動脈 (D)腎靜脈。
- 下列有關於轉譯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核糖體先附著於mRNA的5’端UAA處 (B)tRNA占據核糖體的A位並空出P位讓下一個tRNA附著 (C)核糖體RNA上的基因也可轉譯出蛋白質產物
- 欲測定澱粉的分子量時,先將澱粉配成水溶液(濃度約為10-3M),再採用下列何種方法測量最佳?(A)定溫定壓下測蒸氣密度 (B)測沸點上升 (C)測凝固點下降 (D)測滲透壓。
- 何者不屬於結締組織? (A)硬骨 (B)肌腱 (C)皮膚表皮 (D)血液。
- 如果腎臟發生缺氧,則下列哪些作用受影響最大?甲.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乙.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丙.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丁.尿液的排除 戊.尿素的合成作用。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
- 下列有關於RNA修飾的敘述,何者正確? (A)5’端的GTP端帽可保護mRNA不會被水解酶破壞 (B)在細胞質剪接之後的mRNA才能進行轉譯作用 (C)原核和真核生物的RNA修飾皆會在3’端加入多
- 同重量的下列物質作為抗凍劑,哪一種效果最好? (A)乙二醇(M=62) (B)甘油(M=92) (C)葡萄糖(M=180) (D)蔗糖(M=342)。
- 下圖表示細胞內進行某種反應時,能量的轉變情形,據此資料,下列哪一項敘述是正確的? (A)此化學反應為一種放能反應 (B)反應前後所改變的能量相當於E(C)若無酵素參與時,此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內容推薦
- 常溫下,以0.10 M NaOH(aq)滴定一未知濃度50 mL的有機酸C3H7COOH(aq),達當量點時共用去50 mL,【題組】試問達當量點的pH應為若干? (已知C3H7COOH之Ka=
- 下列何者不是國際單位系統的基本單位符號?(A) ℃ (B) A (C) cd (D) mol (E) s
- 人類MN血型是由二個等位基因(對偶基因)M、N所控制。若夫妻的MN及ABO血型的基因皆為MNIAIB,則後代中出現MNIAIB的機率為何? (A)1/2 (B)1/4 (C)1/8 (D)1/1
- 人體各種恆定狀況的維持,各有特定構造負責,下列組合何項錯誤? (A)體溫→皮膚 (B)血糖→胰臟 (C)血液的pH值→肺(呼吸) (D)水分→皮膚。
- 下列有關植物維管束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最早具有維管束的植物為蘚苔植物 (B)裸子植物缺乏管胞(假導管) (C)木質部內的細胞皆為死細胞 (D)韌皮部內的細胞皆有細胞核。
- 【題組】承上題,達當量點前,若在被滴定液中只滴加0.10 M NaOH 25mL,此時的pH值為: (A) (B) (C)0 (D)。
- 右圖為某一家族色盲遺傳的譜系圖,□表示正常男性,▓表示色盲男性,○表示正常女性,則丁、戊所生的小孩辛,出現色盲的機率為何? (A)1/8 (B)1/4 (C)1/3 (D)1/2。
- 非洲某成年族群中,鐮形血球性狀的人約占40%,則其後代中,再度為鐮形血球性狀的頻率是多少%? (A)(B)(C)(D)36。
- 當你觀察稻莖的橫切面時,可以看見 (A)維管束位於中央 (B)維管束呈環狀排列 (C)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 (D)維管束散生,其排列外密內疏。
- 定溫下,設SSS3分別為CaF2(s)在0.01 M NaF(aq)溶液中、純水中與0.01 M HCl(aq)中的溶解度,下列有關SSS3之比較,何者正確? (A)S1=S2=
- 【題組】C 地區號稱北美洲的天氣博物館,而其中最不可能有哪一種大氣現象產生? (A)龍捲風 (B)颶風 (C)季風 (D)寒冷氣團。
- 關於DNA的粗萃取實驗步驟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加入洗碗精的目的:因含介面活性劑,可破壞脂質膜,細胞膜及核膜被破壞後,可釋出染色體 (B)加入濃食鹽水的目的:因DNA分子上的磷酸基帶負電
- ★下表為某五國 2003 年各種社經發展指標資料,請根據表中資料研判,回答下列問題:【題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則以哪一種指標,將世界區分為高度發展國家、中度發展國家和低度發展國家?
- 【題組】丙區由北向南應陸續出現哪些地形? (A)黃土→三角洲→冰磧石→外洗平原 (B)三角洲→冰磧石→黃土→外洗平原 (C)冰磧石→外洗平原→黃土→三角洲 (D)外洗平原→黃土→三角洲→冰磧石
- 【題組】此種投影屬於何種投影類型?(A)等角(B)等積(C)等距(D)綜合 投影。
- 人細胞有46條染色體,則其基因聯鎖群有若干? (A)(B)(C)(D)45。
- Discovery 頻道正在播放西非莽原區的大象家族為尋找水源而長途跋涉的故事,故影片對當地的描述最不可能出現那些文句?(A)乾溼分明,植被以草原為主 (B)乾季時動物須向北遷移,找尋水源 (C
- 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互換最常發生於哪一時期? (A)精卵結合 (B)細胞分裂前期 (C)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 (D)第二次減數分裂前期。
- 下列何者為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最主要原因?(A)抗生素使細菌產生突變(B)細菌也會分泌抗生素(C)細菌會適應抗生素的濃度(D)原已存在不怕抗生素的細菌菌株。
- 下列有關病毒套膜的敘述,何者正確?(A)組成的最主要成分為蛋白質(B)組成的最主要成分為醣蛋白(C)由病毒製造並分泌至殼外(D)有助於病毒感染寄主細胞。
- 若有三個基因a、b、c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已知c位於中央,a、c之間的互換率是8%,a、b之間的互換率是14%,則b、c之間的互換率為 (A)6% (B)8% (C)22% (D)20%。
- 臺灣萍蓬草、東亞黑三稜是下列何種生態系的植物?(A)溪流(B)草原(C)砂丘(D)湖泊、池塘。
- 下列何種族群研究資料常用來預測族群的未來發展趨勢?(A)族群密度(B)年齡結構(C)生存曲線(D)族群波動。
- 動物病毒通常以下列何種方式感染寄主細胞?(A)病毒直接穿透寄主細胞膜(B)寄主細胞的進行內吞作用而攝入病毒(C)由昆蟲叮咬而將病毒注入寄主細胞(D)由帶有病毒的細菌傳入寄主細胞。
- 下列有關生物的敘述,哪些正確?(A)多數常用的抗生素是由細菌所分泌(B)根瘤菌會造成植物根部的疾病(C)褐藻可提煉瓊脂或洋菜(D)黴菌對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E)蕈類的子實體可產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