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個月實施查訪一次;其為受毒品戒治人者,原則上多久實施查訪一次?
(A) 每一個月
(B) 每二個月
(C) 每三個月
(D) 每六個月
(A) 每一個月
(B) 每二個月
(C) 每三個月
(D) 每六個月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70588
統計:A(131),B(7),C(18),D(0),E(0)
內容推薦
- 警察人員使用警械之法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合法使用警械,行為人無行政及刑事責任,僅有民事責任(B) 合法使用警械致第三人受傷或死亡者,行為人及國家均負補償責任(C) 合法使用警械致嫌
- 25 非為重大災害或國際救援的平日情況下,下列何者為「公益勸募條例」中規範不得發起勸募之團體?(A)公立學校(B)行政法人(C)政府機構(D)公益性社團法人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有關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查訪之目的,在維護社會治安及防制查訪對象再犯(B) 查訪項目得包括查訪對象之工作、交往及金錢情形(C)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
- 下列何種情形,警察認有必要時得使用警銬?(A) 醉漢抗拒管束措施時 (B) 將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身分時(C) 交通違規者不服稽查時(D) 逕行通知違序行為人到場時
- 24 社會住宅為近年社會所關心的重要社會政策議題之一,下列有關各國社會住宅制度及施行經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住宅常以社會中的經濟弱勢者或特殊人口群體為對象,如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受害者(B)社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七條規定,警察無法查證人民身分時,警察得將該人民帶往勤務處所查證,下列有關其規範敘述,何者不正確?(A) 帶往時非遇抗拒不得使用強制力 (B) 查證時間自攔停起不得逾一小時(C
- 下列何者非為警械使用條例第四條所稱依法應逮捕、拘禁之人?(A) 被拘留人 (B) 現行犯(C) 通緝犯(D) 現行違序人
- 23 就我國現行的老人福利政策及立法而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建國100年社會政策綱領中強調老人照顧應以居家式與社區式服務為主(B)我國發放之老農津貼屬於普及性福利(C)安養機構係屬於非營利組織(
- 22 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中,就一般戶而言,民眾使用長照服務需部分負擔的比例為多少?(A)10%(B)30%(C)50%(D)70%
- 21 行政院通過「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中,不包括下列那一項服務方案?(A)社區及居家復健(B)日間照顧(C)全民健保費用補助(D)老人營養餐飲服務
內容推薦
- 一、請說明社會政策制定的過程通常經歷那些階段?又,以一個特定社會政策之形成為例,論述社會政策的制定受那些因素的影響?(25 分)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警察人員執行盤查勤務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必要時得命相對人高舉雙手 (B) 必要時得命相對人停止舉動(C) 檢查是屬具體公權力措施(D) 如遭抗拒而有受突擊之虞時,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下列何種情形依法得使用警棍制止之?(A) 指揮交通 (B) 疏導群眾(C) 戒備意外(D) 避免非常變故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經處罰執行完畢後,三個月內再有違序行為時,應如何處罰?(A) 得加重處罰(B) 保安處分處罰(C) 從重處罰 (D) 易處拘留處罰
- 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處所,得對人實施查證身分之情形,包括下列何者?(A) 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者(B) 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虞者(C) 著奇裝異服者(D) 滯留於應有停留許可之處所,而無停
- 二、請說明「社會救助法」如何規範受救助的對象資格和提供保障的內容範圍?並試評析這些規範在實務執行上的可能問題。(25 分)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有關警械種類規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警械之種類及規格由行政院定之 (B) 擊昏槍是電氣器械種類(C) 瓦斯槍是噴射器械種類(D) 應勤器械之規格包括警銬、警繩及防暴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人民因執行機關依法實施即時強制之請求損失補償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損失補償,應以金錢或回復原狀為之(B) 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 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違序行為後、裁處前法律有變更者,採取何種原則?(A) 採從輕原則(B) 採從新原則(C) 以從輕為原則,從新為例外 (D) 以從新為原則,從輕為例外
-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之敘述,何者正確?(A) 該法所稱深夜,係指凌晨零時至五時而言(B) 該法所稱查禁物,係指刑法第三十八條所定之違禁物(C) 該法第七十二條所稱噪音,係指噪音管制法令規定
- 右圖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圖中哪一點位於大陸棚區?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對警察所為處分之行政救濟敘述,何者正確?(A) 對交通違規處分之訴願 (B) 對扣留物品處分之訴願(C) 對不准集會遊行申請處分之申復(D) 對違序裁罰處分之聲明異議(E) 對服務機關人事申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有關怠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 怠金之課處以有不行為義務而為之者為限(B) 最高可處新臺幣三十萬元(C) 得連續課處(D) 逾期未繳納者得移送行政執行處執行之
-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救濟,下列敍述何者正確?(A) 被處罰人不服警察機關之處分,得向行政法院簡易庭聲明異議(B) 簡易庭認為聲明異議不合法定程式,應以裁定駁回(C) 本法之「聲明異議」為行政訴訟
-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罰鍰」之敘述,何者正確?(A) 罰鍰應於裁處確定之翌日起十五日內完納(B) 被處罰人依其經濟狀況不能即時完納,得准許其於三個月內分期完納(C) 分期罰鍰遲誤一期不繳納者,
- 依警察法第九條規定,警察依法行使「發布警察命令」職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由警察機關發布該命令(B) 屬行政處分(C) 命令違法集會者解散屬之(D) 人民不服該命令得行政救濟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執行機關遇有下列何種情形,得於必要時請求其他機關協助之?(A) 須在管轄區域外執行(B) 執行事項涉及其他機關(C) 執行時效有難於實現之虞(D) 執行目的有難於實現之虞(E)
- 下列何者是行政執行法所稱之間接強制方法?(A) 罰鍰(B) 扣留(C) 代履行(D) 限制使用
- 下列何者屬警察官規之事項?(A) 警察之服式(B) 警察之編制(C) 警察之官等(D) 警察之職務等階(E) 警察之分局設置
-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違序責任」之敘述,何者正確?(A) 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B) 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C) 滿七十歲人不罰(D) 瘖啞人得減輕處罰(E) 瘖啞人於處
- 下列何種警察制度係由中央立法,並由中央專屬執行之?(A) 警察官制 (B) 警察官規 (C) 警察教育 (D) 警察勤務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下列管束之敘述,何者正確?(A) 管束不限行政機關始得為之(B) 避免急迫危險為管束目的之一(C) 應先經地方法院簡易庭裁定始得執行(D) 不服管束執行方法,利害關係人得於執行
-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執行處得行使之職權?(A) 限制義務人住居(B) 提詢被管收人(C) 裁定拘提義務人(D) 查封義務人財產
- 依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一號解釋意旨,所稱法律規範明確性原則之特性為何?(A) 可裁量性(B) 可理解性(C) 可預見性 (D) 可補充性(E) 可司法審查確認性
- 下列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時效」之敘述,何者正確?(A) 違序行為逾二個月者,警察機關不得訊問、處罰(B) 違序行為逾二個月者,警察機關不得移送法院(C) 裁處停止營業者自裁處確定之日起,逾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