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試說明皮德思(R. Peters)教育三大規準:「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合價值性」(worthwhileness)和「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的意涵,並請各舉一例印證之。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案主有可能覺察到問題且開始承認其存在,這是在諮商過程中的哪一期?(A)準備期 (B)行動期 (C)醞釀期 (D)醞釀前期
- 34condition (A) 處罰 (B) 負擔;沉重的責任 (C) 狀況 (D) 球場
- 126eternity (A) 規定 (B) 永恆 (C) 拒絕 (D) 磚塊
- 121furiously (A) 精確地 (B) 當然;毫無疑問地 (C) 近來 (D) 勃然大怒地;大發雷霆地
- 111empower (A) 警告;告誡 (B) 使有能力 (C) 視…為…;觀看 (D) 敢;竟敢
- 何者為科學管理原則的倡導人物?(A)費堯(H.Fayol)(B)韋柏(M.Weber)(C)泰勒(F.W.Taylor)(D)費德勒(F.E.Fiedler)。
- 116ambition (A) 機智;智慧 (B) 志氣 (C) 行為;行動 (D) 贖金
- 下列何者為多數教師採用變通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後所發現的缺點?(A)學生死背課文就能得高分 (B)學生不易展現高層次思考(C)只重學習成果,不重視歷程 (D)計分
- 下列課程理論何者敘述錯誤? (A)Franklin Bobbitt出版的>是科學理論的作品之一 (B)杜威(Dewey)主張兒童從各種活動中體驗知識 (C)強生(Mauritz John
- 試提出兩種在各領域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作法。
內容推薦
- 117recognition (A) 令人惱怒的事;惱怒 (B) 接線生;總機 (C) 認可;獲得承認 (D) 統治;控制
- 下列有關「動態性評量」的敘述,何者為錯誤?(A)以試探性協助進行診斷 (B)測試最佳表現以評估學習潛能(C)兼重鑑定、診斷與處方 (D)以團體施測為主
- 112recognize (A) 侮辱;羞辱 (B) 承認 (C) 溝通;傳達 (D) 撞上;撞擊
- 27tune (A) 方面 (B) 童年時期 (C) 曲調 (D) 影響;效果
- 127poster (A) 病毒 (B) 海報 (C) 網站 (D) 信任;信念
- 35current (A) 免疫的 (B) 目前的 (C) 任何的 (D) 勃然大怒的;大發雷霆的
- 李老師知道小茜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就認定他是可造之才,於是加倍栽培他,這是一種 (A)霍桑效應 (B)自我實現 (C)比馬龍(D)漣漪效應。
- 賈納(Gardner)所提的多元智能中,不包含哪一種能力? (A) 人際的 (B) 自然觀察的 (C) 藝能的 (D) 自省的。
- 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何者為錯?(A)智力正常 (B)排除文化不利 (C)有顯著的內在能力差異 (D)教學不當所引起
- 23exotic (A) 有吸引力的;嫵媚動人的 (B) 察覺到的 (C) 異國情調的 (D) 塑膠的
- 以滿足個人需求的行為就是對的行為,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是屬於郭爾堡道德發展論中之那一個階段的特色(A)避罰與服從取向 (B)工具性相對主義取向(C)好孩子取向 (D)法律與秩序取向。
- 19memorize (A) 提供 (B) 拍賣 (C) 著手處理 (D) 記憶;背誦
- 122rob (A) 搶 (B) 界定;下定義 (C) 使突出 (D) 演進變化
- 31balcony (A) 真誠;誠摯 (B) 陽臺 (C) 消失;失蹤 (D) 最高點
- 132reward (A) 舉止;行為 (B) 報酬;回報 (C) 事情;問題 (D) 力量
- 百分等級56表示這個學生在一百人的團體中所得的分數排行第五十六名。(A)是(B)否
- 如果您想要進行一項對自己「專業實踐」(professional practice)的研究,來改進您班級管理的效能,增進您個人的專業成長,則下列哪一種研究模式可能最適合您採用?(A)行動研究 (B
- 24dictator (A) 運費 (B) 吋 (C) 獨裁者 (D) 憂鬱(症);沮喪
- 若某教師教學時採異質分組,重視社會技巧與團體歷程,並強調團體目標與個人績效責任,其運用的教學法屬於下列何者? (A)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B)合作學習(cooperat
- 123relation (A) 緊張 (B) 失敗 (C) 任務 (D) 關係;關聯
- 32attack (A) 攻擊 (B) 打呵欠 (C) 收藏 (D) 登(機)
- 36creativity (A) 創造力 (B) 資料;素材 (C) 退休 (D) 社區;鄰近地區
- 新聞報導中常見所謂「政治世家」、「醫生世家」。這些可視為下列何種現象?(A)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B)競爭性流動(contest mobility)(C)階級再製(cla
- 何謂「學校本位管理」?試敘述之,並請說明其核心精神及內涵。
- 28audience (A) 接線生;總機 (B) 協會 (C) 手工藝品 (D) 觀眾